紀念專區
紀念文集
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上冊目錄
| 發刊詞 | |
| 代眾生受苦 | 釋惠凱 |
| 明師難遇 | 釋慧修 |
| 文殊只這個 何處覓彌陀 | 釋慧秀 |
| 一切世間行 不染如蓮華 | 釋慧道 |
| 學習與用功的典範 | 釋慧道 釋慧永 |
| 但念無常 | 慧敬(黃金萬) |
| 師父身示病苦紀要 | 慧法(蘇泉發) |
| 下班後的使命 | 慧勤(賴文源) |
| 看到阿彌陀佛 | 慧柏(吳清平) |
| 是日已過 | 慧仁(蘇忠仁) |
| 病苦中成就念佛定 | 如原(陳乾原) |
| 白玉齒邊流舍利 | 心宇(張文乾) |
| 流水悠悠六年間 | 陳碧田 |
| 今晚不睡覺 | 心殊(吳文村) |
| 隨緣自在 | 心敬(黃義興) |
| 師父與我 | 心漢(林應欽) |
| 師父 醫師 侍者 | 釋慧觀 |
| 侍疾隨筆 | 侍者聯合 |
| 蓮鄉的冷氣 | 釋慧修 |
| 智慧從那生 | 釋慧道 |
| 不知道 | 釋慧道 |
| 師父聽焰口 | 釋慧均 |
| 師父過生日 | 釋慧道 |
| 每次都要記清楚 | 釋慧直 |
| 留著下次再喝 | 釋慧頌 |
| 要念佛 | 釋慧頌 |
| 如如不動 | 釋慧頌 |
| 練習說話與裝傻 | 釋慧道 |
| 應該沒套錯 | 釋慧東 |
| 照顧師父 | 釋慧道 |
| 不要打鼾 | 釋慧陌 |
| 都是我道德不夠 | 釋慧道 |
| 師父跌倒 | 釋惠凱 |
| 我念佛 | 釋慧蓮 |
| 蹲一下供養一千元 | 釋慧秀 |
| 亂不一心 | 釋慧均 |
| 師父買饅頭 | 釋惠凱 |
| 師父的「美食」 | 釋慧蓮 |
| 師父大哭 | 釋慧均 |
| 那個「玩具」 | 釋慧蓮 |
| 病中手稿 | 釋慧道 |
| 寸草與春暉 | 釋惠敏 |
| 返家十萬里 | 釋惠宣 |
| 湧泉難報師恩 | 釋惠安 |
| 究竟堅固的般若之光 | 釋惠謙 |
| 最後成長的禮物 | 釋惠光 |
| 苦海中的領航導師 | 釋慧修 |
| 濁世芬陀梨 | 釋聖空 |
| 永恒之憶 | 釋慧洵 |
| 以法為親 | 釋慧觀 |
| 師資緣深 | 釋慧經 |
| 暮歲出家福自師來 | 釋慧雲 |
| 成功的師父 | 釋慧康 |
| 老有所安 | 釋慧端 |
| 永遠的爸爸 | 釋慧陌 |
| 師父的身教與言教 | 釋慧融 |
| 師徒有緣 | 釋慧翔 |
| 回顧 | 釋慧翰 |
| 蠟炬成灰淚始乾 | 釋慧庶 |
| 身受心不受 | 釋慧平 |
| 恩德常被 | 釋慧賢 |
| 客居異鄉憶恩師 | 釋慧襄 |
| 不平凡的師父 | 釋慧儀 |
| 師徒緣不斷 | 釋慧勤 |
| 靜水流深 | 釋慧琛 |
| 師恩深重憶當年 | 釋慧明 |
| 師父在蓮鄉 | 釋慧常 |
| 我的師父 | 釋慧秀 |
| 活在我心中 | 釋慧律 |
| 最崇高的敬仰 | 釋堅澤 |
| 蓋無形的大殿 | 釋慧熙 |
| 吾師吾父 | 釋慧圓 |
| 側聞散記之餘 | 釋慧道 |
| 那一聲春雷 | 釋慧運 |
| 書桌前的師父 | 釋慧謹 |
| 智深悲切的師父 | 釋慧群 |
| 螞蟻事件 | 釋慧慕 |
| 普明照世間 | 釋慧普 |
| 淨苑的大事 | 釋慧直 |
| 莊嚴的使命 | 釋慧果 |
| 感恩的告白 | 釋慧新 |
| 無限的追思 | 釋慧均 |
| 無盡謝意全心祝福 | 釋如覺 |
| 點滴在心頭 | 釋慧通 |
| 師父提升我修行理念 | 釋慧永 |
| 法緣所追 | 釋慧濤 |
| 師父的教誨 | 釋慧鐸 |
| 異域師徒緣 | 釋慧東 |
| 苦海大舟 | 釋慧希 |
| 憶師有感 | 釋慧秋 |
| 再見不二門 | 釋慧蓮 |
| 轉機 | 釋慧亮 |
| 尋訪良師 | 釋慧夏 |
| 水月空花 | 釋慧讓 |
| 師父送給我的禮物 | 釋法若 |
| 永遠的師父 | 釋法音 |
| 師徒之間 | 住眾聯合 |
| 我將來要當和尚 | 釋慧秀 |
| 車錢與茶葉蛋攤 | 釋惠敏 |
| 溫馨的指南針 | 釋慧秀 |
| 最親密的一段時光 | 釋惠敏 |
| 為眾生惜福-花菜蘿蔔乾 | 釋慧修 |
| 福報增長 | 釋慧觀 |
| 師父說故事 | 釋慧秀 |
| 作個原諒別人的人 | 釋慧觀 |
| 和尚知汝 | 釋慧襄 |
| 但念無常 | 釋慧襄 |
| 門外漢充內行人 | 釋慧融 |
| 講話小聲一點 | 釋慧陌 |
| 有能力沒脾氣 | 釋慧觀 |
| 這一段最受用 | 釋慧觀 |
| 誰是主角 | 釋慧秀 |
| 臨陣不亂 | 釋慧融 |
| 滾 | 釋慧秀 |
| 打天鐘 | 釋慧融 |
| 凍死風前站 | 釋慧秀 |
| 開光 | 釋慧觀 |
| 裏頭有蜈蚣 | 釋慧秀 |
| 去吧去吧 | 釋慧秀 |
| 放下放下 | 釋慧襄 |
| 如來家業 | 釋慧襄 |
| 寫牌位 | 釋慧融 |
| 講述戒體 | 釋慧觀 |
| 要作早課 | 釋慧秀 |
| 不用齋要囑授 | 釋慧秀 |
| 一切法皆是緣起法 | 釋慧觀 |
| 打小魚 | 釋慧融 |
| 草堂寺 | 釋慧秀 |
| 不忘初發心 | 釋慧融 |
| 誰吃芒果心 | 釋慧秀 |
| 自己要看得懂 | 釋慧觀 |
| 饅頭饅頭 | 釋慧秀 |
| 出家是大丈夫事 | 釋慧庶 |
| 中流砥柱 | 釋慧秀 |
| 包輸 | 釋慧秀 |
| 披毛戴角還 | 釋慧庶 |
| 法輪常轉 | 釋慧秀 |
| 沒有理由 | 釋慧融 |
| 一蹬豁通 | 釋慧秀 |
| 還好是出家 | 釋慧庶 |
| 戒場打齋 | 釋慧秀 |
| 護夏要三個月圓滿 | 釋慧儀 |
| 上大學 | 釋慧圓 |
| 勤加練習 | 釋慧融 |
| 苦啊 | 釋慧圓 |
| 屈指一算 | 釋慧融 |
| 做冰 | 釋慧圓 |
| 你是我嗎 | 釋慧道 |
| 問口供 | 釋慧蓮 |
| 聽人打鼾做什麼 | 釋慧道 |
| 微笑裏的玄機 | 釋慧頌 |
| 寧可被吵不可吵人 | 釋慧融 |
| 機立鶴群 | 釋慧熙 |
| 你就像你 | 釋慧永 |
| 都是假名 | 釋慧均 |
| 功德最便宜 | 釋慧道 |
| 蓮鄉 | 釋慧秀 |
| 一言難盡 一蹋糊塗 | 釋慧永 |
| 說放下就放下 | 釋慧秀 |
| 生日快樂 | 釋慧觀 |
| 把握聽法因緣 | 釋法音 |
| 出家無障礙 | 釋法音 |
| 感動的一餐 | 釋法音 |
| 最好的典範 | 慧道(林重道) |
| 無性隨緣 | 慧法(蘇泉發) |
| 始終如一的道風 | 慧忍(邱明珠) |
| 殊勝機緣 | 慧定(鄭美月) |
| 惜福感恩 | 慧復(高鶯鶯) |
| 我的心靈導師 | 慧帆(林信常) |
| 聞思修入三摩地 | 慧崇(陳華宗) |
| 一佛出世千佛護持 | 慧兆(林淑女) |
| 流浪到人間 | 慧熙(張秀民) |
| 如來真實義 | 慧超(李超群) |
| 恩師與慈悲喜捨 | 慧治(林國治) |
| 印象與夢幻中的師父 | 慧琦(陳錫琦) |
| 津津樂道 | 慧碩(施文儀) |
| 報化雖盡師恩長存 | 慧願(簡淑鈴) |
| 夢中做佛事 | 慧依(李月美) |
| 同生極樂國 | 慧信(陳淑香) |
| 憐憫有情 | 如梅(詹春梅) |
| 親子泡茶孺慕師恩 | 如音(陳文英) |
| 說一段因緣 | 法穎(黃鳳英) |
| 寫給師父的一封信 | 法玲(林秀玲) |
| 在淨土相逢 | 法堅(陳頌堅) |
| 師父送我佛法寶藏 | 法立(鄭立文) |
| 法緣初結舊夢回 | 法忍(廖紫均) |
| 心靈的娘家 | 法晏(簡美珠) |
| 西蓮伴我西方行 | 法潤(林芳珠) |
| 遊戲人間兩則 | 心如(郭麗娟) |
| 峰迴路轉 | 心省(李真芬) |
| 隨後就到 | 心磬(陳岳谷) |
| 金色大人 | 心持(張維芸) |
| 佛光乍現 | 心綺(曾琇琪) |
| 一代高僧西天行 | 心開(蔡衍廷) |
| 師父的淚慈悲化現 | 心榮(薛文耀) |
| 緣定終生 | 心固(林谷樺) |
| 恩師的叮嚀 | 慧全(陳雪華) |
| 恢弘誓願的大智者 | 如勉(陳美勉) |
| 老實的師父 | 如莊(詹金秋) |
| 師父恩淨苑情 | 如貴(李貴鎗) |
| 願師父您乘願再來 | 如珍(洪淑華) |
| 千古有明月 | 法旭(王光旭) |
| 良師益我 | 法廣(簡聰海) |
| 法情深深 | 法崑(周崑鉮) |
| 賜我慧命之慈悲父 | 法果(劉美蓮) |
| 回首話當年 | 法決(蔡昭英) |
| 般若緣 | 法緣(蔡美雲) |
| 那一抹微笑 | 法諦(劉寶有) |
| 見佛聞法 | 法秀(王金枝) |
| 修行要趁早 | 法瑞(潘啟瑞) |
| 上求下化菩薩行 | 法進(林進發) |
| 遇師恨晚 | 法映(施雅玲) |
| 忠實的聽眾 | 心勇(吳錦湧) |
| 井深水出 | 心願(簡清葉) |
| 師道長存 | 心奉(楊明鳳) |
| 改變我一生 | 心合(蔡季倫) |
| 如法修行 | 心卿(程國欽) |
| 念佛念佛再念佛 | 心緻(葉緻潔) |
| 大家的師父 | 心惜(魏月珍) |
| 悲智雙運的師父 | 心薌(邱鈴惠) |
| 師父讓我真心念佛 | 心性(張素真) |
| 高深莫測 | 心紓(張妙雅) |
| 菩薩再來 | 心捷(陳美娜) |
| 憶老和尚 | 心隆(尹乃熾) |
| 生命中的貴人 | 心供(王添富) |
| 粉墨登場 | 心證(徐學正) |
| 學做菩薩 | 心琪(姜鳳麟) |
| 清淨平等的老和尚 | 心握(周雪娥) |
| 念佛要誠心 | 謝鳳瑛 |
| 懷念盡在感恩中 | 劉鈺玲 |
下冊目錄
| 和尚行狀 |
| 出家師承 |
| 和尚道影 |
| 讚頌荼毘 |
| 圓寂四十九天日誌摘要 |
| 智諭老和尚入殮法語 | 真光長老 |
| 智諭老和尚圓寂追思讚頌法語 | 悟明長老 |
| 智諭長老讚頌典禮法語 | 聖嚴長老 |
| 智諭老和尚告別大典讚頌法偈 | 今能長老 |
| 起龕法語 | 今能長老 |
| 舉火法語 | 今能長老 |
| 幢幡法語 | 追思讚頌委員會 |
| 式場法語聯 | 追思讚頌委員會 |
| 薦師文 | 釋惠敏 |
| 不平凡的師父 | 慧中(李宣忠) |
| 無分離的告別 | 如貴(李貴鎗) |
| 悼念一化大德 | 心超(唐瑜凌) |
| 《金剛般若經》二諦之句型及其異譯本之比對-以「忍辱波羅蜜」為主- | 釋惠敏 |
| 智公上人的念佛三昧論 | 釋惠義 |
| 智公上人與性緣思想 | 釋惠謙 |
| 師父以「實相」闡明南山圓教戒體 | 釋慧觀 |
| 師父與念佛法門 | 釋慧襄 |
| 「念得清楚聽得清楚」之甚深義 | 釋慧琛 |
| 依「緣起」談念佛法門在賢首 | 釋慧常 |
| 師父與《夏雨清涼》 | 釋如覺 |
| 智公上人與《佛七講話》 | 釋慧永 |
| 師父對我修學淨土法門之啟發—-初發心與淨土方向之確立 | 釋慧讓 |
| 關河的「般若」禪法—-為紀念當代般若大師上智下諭法師圓寂而作 | 慧因(賴鵬舉) |
| 智公上人與蓮宗初祖二祖 | 慧中(李宣忠) |
| 慧琦(陳錫琦) |
入殮法語
老和尚入殮法語
智深覺海宗風振 諭曉群迷利鈍披
昌輝普濟通頑石 圓說法音貫須彌
恭維
弘揚淨土法門,西蓮淨苑開山第一代祖師,上智下諭和尚昌圓老和尚,俗姓徐名曙明,山東省博興縣人,出生于民國十三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日。往生于八十九年十一月十四日,住世七十有七齡,僧臘三十二年,夏臘二十七年。
和尚早歲投身軍旅,報效國家。中年退役後,因參加佛學研究會,對佛法深有體悟,於五十八年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之日,發心出家,以報父母劬勞之恩,依止上道下安長老剃度,內號「昌圓」,法名「智諭」。同年受戒於基隆海會寺,得戒和尚為上道下源長老。
民國五十九年受道安長老之命,至五指山靜修。披閱《圓覺經》,頓有所悟。後至樹林光明寺閱藏,深入法海。又受長老之命,至日月潭玄奘寺任職當家,護持常住。
民國六十年任獅子吼雜誌主編,流布法寶。六十一年二月,受長老之命,正式接辦松山寺第三屆「北區大專佛學講座」,栽培青年。十一月,正式完成晉山典禮,為西蓮淨苑開山住持,持戒念佛。
六十三年開始率領住眾結夏安居。於草寮,任主七和尚,開示《佛七講話》。
七十九年後和尚身體狀況欠佳,徒眾均能盡心盡力照顧起居。自始至終,和尚總是為法忘軀,慈悲度眾。
八十七年,卸下住持之位,交給惠敏法師,共任職二十六年。
古德云:「化當世,無如講說。垂將來,莫若著書。」和尚如法講說、如法著書,即化當世、垂將來,是為典範。
和尚樂說無礙。講經有:《心經》、《金剛經》、《阿彌陀經》、《法華經》、《楞嚴經》……等。講戒有:比丘戒、比丘尼戒、梵網經菩薩戒等。講論有:《中論》等。其餘專題,亦復無數。另有開示,已結集成《師父的話》、《夏雨清涼》、《側聞散記》等。
和尚著作等身。從民國七十二年四月出版《思益梵天所問經尋繹》,至《阿彌陀經鈔》,加上講記,計有五、六十部。另外,主編有《四分律拾要鈔》、《南山律學辭典》、《般若藏彙粹》、《淨土藏彙粹》等。八十七年五月三日和尚撰述正式上國際網路。和尚法水,遍灑三千。佛門有幸!眾生有幸!
今其法眷遵囑於十一月十五日,假本常住為其舉行讚頌奉安法會,並請真光老法師主禮說法。夫法性湛然,非可言宣,可說示者,即為非法,智公和尚於此等處必早有省悟,何須我等饒舌,雖然如是,即今讚頌奉安一句,如何舉揚?即說偈曰:
慈心化導廿有八 悲願示現七旬七
因成弘法寶東至 果熟利生神西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