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一、前言

化當世,莫若講說;垂將來,莫若著述。師父的一生,即以弘講和著述為主,滋養著四眾弟子的慧命。在師父的著述中,《夏雨清涼》是師父於民國七十六年至七十八年在結夏期間對僧眾的開示,弟子記錄成文的三冊書籍;雖說那是針對僧眾的勉詞,但是筆者在家時期即受《夏雨清涼》影響不小,受益甚深,至出家數年後的今日,猶是砥礪自己上進道業的良書。本文乃就綜合論述的角度,介紹筆者視為寶物的《夏雨清涼》。

二、策發出離心與菩提心

(一)出離心

師父提及「出家眾難得」,「袈裟不是簡單披的」。[1]就他身邊的這群出家弟子,師父是如何策發大家的離俗染之道心呢?師父在《夏雨清涼》中勉勵弟子「要以聖人做自己的榜樣,不可甘心墮在凡夫之輩。」[2]他問:出家是為甚麼?就是要當大丈夫,不被業繫。[3]師父常提及要不失初心,要牢牢記得當初出家時的那份發心,他說:「當初你出家,發好心,那個心如何地堅固,如何地聖潔……割愛捨親為了甚麼?忘掉初心,豈不慚愧?」[4]每天要在早上一起床,就要摸摸自己的頭頂,提醒自己是個出家人,不可放逸;[5]勿攀緣色聲香味觸法,[6]要注意讓自己的一切心行不為後世作因緣。[7]

師父強調要少欲知足,萬般隨緣好,不可生貪求之心。[8]既已出家,就要習著不染世間,他說:「修行之人處世間,要有一個『淡』字,不可有一個『貪』字。淡就是把一切事情看淡,萬般隨緣而過,不可起貪。……把一切看淡,臨命終時,你得一個脫字──解脫。」[9]師父開示道:「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10]「人生最大的一種樂趣,是你的心行清淨光明,毫無垢染……對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皆對得起,沒有比這種樂趣再大的了。」[11]

師父說:「各自努力,掙脫生死的繫縛。……無量劫來種根最深的是婬欲念……能突破這一關,稱為大丈夫」[12];情關難過,欲染難離,所以說出家非將相所能為,乃大丈夫事。他說:「世間最容易染污道人心的,一是貪,最粗濁的是貪婬。如果見男女色起心動念,皆非聖人之流。滅佛法,唯此為甚。」[13]師父進一步說明道:「生的次第是這樣:無明生愛,愛生著,著生染,染生婬。如果斷,從粗到細。先斷婬,再斷染,再斷著,再斷愛,最後斷無明。」[14]他又說:「情不空,道空」;「蓮池大師七筆勾,不過是破一個『情』字,長一個『道』字。古來大德,龍象之才,皆是伏、斷情字所致。」[15]總之,「修學佛法,要求解脫味」,超越一切煩惱的繫縛;[16]對一切眾生,一切人、一切事,不起太好心,不起太惡心,平等對待,[17]如此,就能得離染的解脫樂、清淨樂、自在樂,這種樂是究竟常樂,實非世間五欲之樂所可比擬。

(二)菩提心

師父有「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悲心;[18]他說:「出家人要以慈悲為本,無論對任何人、任何事,要以利益眾生為懷。」[19]師父還殷切地開示道:「如果大眾僧,因為我的貢獻,能安身辦道,如果一切眾生,因為我的貢獻,能於佛法得安樂,我的名利,又算得了甚麼?我的榮辱,又算得了甚麼?我的成敗,又算得了甚麼?我的苦樂,又算得了甚麼?」[20]從他懇切的語詞中,可以看得出來,師父確實是以眾生的利樂為前提,他是發大菩提心的菩薩。師父自己慈悲願力深重,也如此教弟子發菩提心;師父勉勱弟子道:「你要知道自己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眾生靠你度呢!人天靠你做師表呢!」[21]

古人云:「庵門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世間亂象紛起,災禍頻繁,受苦難的眾生多得不可計數;雖說出家人可以離禍殃,有個安樂的修行環境,但是師父也常要弟子愍念眾生苦,體會到一切對自己都有恩德;交代要把結夏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22]以平等心迴向一切法界有情。[23]他要大家發揮菩薩精神,不要太為自己著想,不可以自私自利地任由我執習氣流轉於世間,應該開拓心量,培養「惡事向自己,好事向他人」的精神。[24]他交代弟子要各人培養各人的慈悲心,他說:「我們要把慈悲心帶入世間,使世間皆有慈悲心。以我們小小的力量,使世間化乖戾為祥和。」[25]

三、培養解行並重的僧格

(一)解甚深義,深入諦理

   師父要大家「以戒為基礎,修學大乘法」,[26]他說:「清淨心為因,廣學多聞為緣」。[27]師父除了把義理結合戒行,還和念佛法門有密切的關係,他說:「諸法實相,就是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不過這個境界要你念佛念到妄想沒有了。如果妄想紛飛、煩惱紛飛,不會體會到的。」[28]「念佛就是有為,念而無念,無念就是無為。念而無念,有為就是無為;無念而念,無為就是有為。」[29]

此外,師父還提及所謂如來真實義是「生即無生,無生即生。所以說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是如來真實義」,[30]以「世間一切皆是有為法,有為法如幻如化」,來勸勉大不要起貪著心;[31]以「一切法不可得」,要大家不可生有所得心。[32]

(二)清淨三業,培養道德

無量劫來的輪迴,終在三塗六道打轉,人人都是一身的習氣,滿身的業障;難怪師父說:「出家修道,要有慚愧心」,[33]因為慚愧心的力量可以令眾生增長善法,《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即云:「慚恥之服,於諸莊嚴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當慚恥,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於諸禽獸無相異也。」[34]

凡夫的起心動念,身口業習難免不清淨,師父就希望大家至誠懇切懺悔,他說:「業障不懺悔,經上說:縱經百千劫,業果報不失」,[35]又說:「我們造的惡業無量無邊,不懺悔那得解脫?」[36]有過失而覆藏,會內心悔惱不安,藉著懺悔的力量,可以令我們身心快樂、輕安自在。

此外,師父相當重視三業清淨的十善戒行,再三交代要三業清淨,提醒要不造十惡業。他說:「修道人最要緊的是道德。所謂道,是自覺;所謂德,是覺他。自覺,是自不作十惡業,不犯殺盜婬、妄語惡口綺語兩舌、貪瞋癡。覺他,是化他人不犯十惡業,不犯殺盜婬、妄語惡口綺語兩舌、貪瞋癡。……有道德為基礎,才能發揮經法、戒律的功效。」[37]他「希望大家時時刻刻檢討,不犯十種惡業。時時刻刻檢討,三業清淨。」[38]師父強調三業清淨就是持戒的實質。[39]

在十惡業中,師父尤其重視守口業;他說:「今生怎麼了法?兢兢業業,謹慎注意身口意三業,不叫它犯戒。……十業當中,唯口業難守……希望大家防三業,要從口業防起。時時刻刻,要從口業防起。」[40]因為凡夫說話,所談內容容易流於妄語、惡口、綺語、兩舌這四過,[41]所以師父就交代弟子要「慎言」,[42]再三提及要「聖說法、聖默然」,[43]他自己身體力行,當真是不閒雜話,不議論是非,師父甚至還說:「不要說『談』是非是犯戒,『聽』別人是非都是犯戒」。[44]

和大眾共處,師父強調要和合一味,他說:「大眾僧一定要和合;大眾僧和合,常住才能興隆;常住興隆,才能利益眾生。……同參道友之間若有抵觸,不要祗想對方之不是,要反省,想自己不是之處,想對方可原諒之處。這樣,自然心平氣和,和合一味」。[45]

生活中難免有不如意,若遇惡緣,該如何?師父就教大家要「吃得虧,忍得辱」,他說:「若能吃得虧、忍得辱,道業才能增進。千萬不可做一個剛強難調的眾生。三塗惡道,都是剛強難調之人。」[46]師父勸勉大家要如道宣律師說的偈:「應自謙下,如拭塵巾,推直於他,引曲向己,常省己過,不訟彼短」,寧可自己受三分委屈,也不可以使別人受委屈,而自己滿意;[47]所謂「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48]

倘若我慢貢高,也很容易招惹逆緣,凡夫難免有心高氣傲的習氣,師父的開示中也一再地勸誡要培養謙虛的德行。師父在《夏雨清涼》中就常勸勉弟子要「恭敬一切眾生」,[49]他說:「若人起恭敬心,一定能損減我慢;若人損減我慢,一定能忍讓;若人能忍讓,大眾僧一定和合;大眾僧和合,道場一定興隆;道場興隆,才能弘法利生。」[50]古德亦云:「古人自牧愈卑,品愈高;今人自視愈高,品愈卑。古人自處愈小,道愈大;今人自視愈大,道愈小。古人自考愈歉,德愈完;今人自恃愈完,德愈歉。」師父就常常告訴弟子說:「修道人處下不處高」,[51]「心愈下,道愈高;心愈高,道愈下」。[52]成熟的稻子是低垂的,修道生活若得受用,自然心地會平正誠直,虛心向上。

除了勸弟子要培養謙德,[53]師父也常常要弟子隨喜他人長處,他說:「要記住──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一個人出來領導工作,其餘的人一概護持。……如果真正有不對之處,可善意建議,不聽則罷。不可當面批評,背後批評。」[54]他說:「君子有成人之美。佛說,一佛出世,千佛護持。……誰上台,一致擁護,有隨喜之心。」[55]

師父注重道德,他要弟子「聞過則喜,知過必改」,[56]平日以「律人之心律己,恕己之心恕人」,[57]而以「改正自己缺點,原諒別人缺點」為轉凡成聖的道路;[58]他說:「修學佛道,第一要知過。有一輩人,自己有過錯不知道,可憐!知過以後,要承認過。有的人雖然知道自己過錯,不肯承認,更可憐!承認過以後,要改過。有人知道過錯,也承認過錯,可是不肯改過,最可憐!如果知過、認過、改過,修學佛道,才有增進。」[59]師父語重心長地說:「有實德,才有臉見阿彌陀佛呀!」[60]

在《夏雨清涼》中,師父常常勉勵弟子要看破名利,遠離名利,要視名利如過眼的浮雲,不可以執著;要大家「默默無聞地作一個老老實實的出家人」。[61]眼見師父平日的行持也是如此地淡泊於名利,唯自己一心念佛,囑弟子老實修道。一代高僧風範如是,所謂成功是斷惡修善的成果,學佛人本不可存心於佛門如何出人頭地,只要自己的習氣有在改進,福善之業有在增長,就可以在修道路上走得充滿法喜。

(三)持念彌陀,求生西方

師父提及道場的宗風是「八宗並重,導歸淨土」,[62]他開示道:「健康的時候,身體好的時候,要念佛,機會難得。有病的時候,要念佛,來日不多,早做往生準備。病重的時候,趕緊念佛,正是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的時候。」[63]此外,他還告訴大家念佛用功的辦法,他說:「念佛,不是空空念一句佛號。……要點在制心。如果你念佛不攝心,沒有用。你發現你的心跑掉了、散掉了,趕緊把它捉回來,安置在一聲佛號上,天天這麼用功,久久用功。」[64]師父還勉勵大家平時要以堅決心持念佛號,一心求往生西方;他說:「要把此心養成金剛一般,堅不可拔,你命終時,不管一切苦,心不失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的正念。……你就是把佛號念到金剛一般,是否到時候臨終無障礙……那還不一定,何況你悠悠蕩蕩呢!」[65]

師父要大家各自體會念佛心就是實相,如果念佛念到妄想沒有了,自然會歸實相無相。[66]他還提醒到修念佛法門最重要的是臨終正念,如果「臨終提不起正念,又要經歷多劫痛苦」。此時,「難免有病苦,當事人要忍苦、念佛,以待時。」[67]

 

四、結語

從師父在《夏雨清涼》的結夏開示看起來,師父的修學很踏實,總是以培養道德,持念彌陀,契實相法為要。他每每開示弟子要「不欺佛,不欺眾生,也不欺自己」[68];誠實地面對自己的起心動念,對治自己的習氣,從清淨心中體會實相深義,逐漸養成寬廣的心量,律己容人,慈悲一切;持念彌陀聖號,以信願心求生淨土。可謂「律紹南山,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師父重視修行,他說:「娑婆世界無非是苦,不可貪戀」,[69]「世間之事,皆如流水,念念遷流,這就是變易生死苦。我們既然被業所牽,生到這世界上來,就要平心做人,平心處世,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以期出離。」[70]他自己一心向道,一心求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以解脫道的出離心為基礎,進趣菩薩道的利他精神,為眾生、為佛教而努力於護法安僧,淨化人心;也耳提面命地要弟子們如是解行並重,如是自度度人,如是求生西方。

[1] 《夏雨清涼》第三集,釋智諭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版,頁14。(以下僅列明集數及頁碼)

[2]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65。

[3]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60-62。

[4]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108。

[5]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15。《夏雨清涼》第三集,頁71。

[6]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52-54。《夏雨清涼》第二集,頁62-64。

[7]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53。

[8] 「如果少欲知足,佛道才有成就。所以,平時要有一種想法:萬般隨緣好。不可生貪求之心。」《夏雨清涼》第三集,頁16。

[9]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85。「道人無親,以法為親。你們都是割愛辭親,拋棄一切世間的愛好,來出家修道,不可以有情染之心。」《夏雨清涼》第三集,頁44。

[10]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15。

[11]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65

[12]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92-93。

[13]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9。

[14]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10。

[15]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140。

[16]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37。

[17]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122。「你現在最好的親人,可能是你將來最壞的冤家,你現在最壞的仇人,可能是你將來最親近的人。所以,聖者在其間,無所憎愛,平等心對待。」《夏雨清涼》第一集,頁110。

[18]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126。

[19]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30。

[20]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90。

[21]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110。

[22]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72-73。《夏雨清涼》第二集,頁42。

[23]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88。

[24]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65。

[25]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18。

[26]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102。

[27]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57。

[28]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19。

[29]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34。

[30]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66-67。

[31]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26。

[32]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94。

[33]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35。

[34]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卷1(T12, 1111中)

[35]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41。

[36]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47。

[37] 《雨清涼》第三集,頁3。

[38]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13。

[39] 「持戒不可流於形式。甚麼是實質呢?持戒須要三業清淨。……三業清淨,光明照物,這是持戒的功德。」《夏雨清涼》第三集,頁41。

[40]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66-67。

[41]  「凡夫說話,一動口就是四過,所談的不外乎妄語、惡口、綺語、兩舌。大家要知道害怕,口業可以令眾生下地獄。……有一個原則,違背戒律的不說,非佛法不說。」《夏雨清涼》第三集,頁59。

[42]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91。

[43]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129。《夏雨清涼》第二集,頁96。

[44]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82。

[45]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103。

[46]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4。

[47]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58-59。

[48]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130。

[49]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66-67。

[50]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4。

[51]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30。

[52]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104-105。《夏雨清涼》第三集,頁31。

[53]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68。

[54]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6-7。

[55]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23。「如果一念嫉妒別人的功德,嫉妒別人的成就,果報要你自己受。」《夏雨清涼》第三集,頁77。

[56]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48。

[57]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40。

[58] 《夏雨清涼》 第二集,頁10。

[59]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5。

[60]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109。

[61]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16、32、96,《夏雨清涼》第一集,頁30、41、70。「如果心重名利,佛法就滅在你手上。名利滅佛法厲害,可以傷道人之皮、道人之肉、道人之骨、道人之髓。」《夏雨清涼》第二集,頁9。「尤其不要為自己的名、自己的利去爭。爭者必失;唯不爭者,天下莫能與之爭。」《夏雨清涼》第二集,頁14。「不要名聞利養,名聞利養他們要爭,給他們好了,我們默默無聞地作一個老老實實的出家人。」《夏雨清涼》第二集,頁37。

[62]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103。

[63] 《夏雨清涼》第一集,頁84。

[64]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26。

[65] 《夏雨清涼》第二集,頁32。

[66]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19。

[67]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6。

[68]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14。

[69]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12。

[70] 《夏雨清涼》第三集,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