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一、前言

在中國的佛教徒以修行的志向而言,棲心於西方淨土的可說佔了絕大多數,真可謂經千百年而不衰。此宗行者普遍以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為日常修持功夫,以求願往生西方淨土,即生親證念佛三昧而自期。然於如願往生彼土之數者或不易客觀證實,若單以三昧成就而言,可謂登門者多,入室者少矣。

其原由,筆者認為三昧的成就與下列兩個問題有密切的關係:一、深刻修行理論架構的建立。二、實踐功夫的具體性、可行性。

諭上人,乃台灣當代淨土宗耆宿,篤修淨業,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並自行教他,以弘傳淨土教義為己任。上人深入經藏,學究大乘諸典籍,著作等身,立論精闢。嘗以般若深義來闡釋念佛三昧,然不捨一切諸資糧善行,有教有行。讀其著述或親睹其行,常能令人生慚愧心.生景慕心,乃至奮發大志,力修淨業。教化之力,實為難得一見之大宗家。

本文談的是上人的念佛三昧論,並從上所列之兩個方向來解說其內涵。

二、無出定入定的大乘念佛定── 深刻修行理論架構的建立

「定」原為梵語 samadhi,為三摩地、三昧之義譯。所謂「集善心所於一處,謂之定」乃有不散亂相之意。這本是通於大小乘諸禪法的,而且其進境是有層次等差。然而歷來諸論對「定」之界定卻有所不同,《大智度論》卷二十八[1]中,雖有聲聞及摩訶衍三昧之分,除四禪專指禪定外,餘一切定皆可名定或三昧。然據《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一[2]載,禪指四禪,定指四無色定、四無量心等,除諸禪、解脫餘定盡名三昧。論中也提到時人或言,定小三昧大之論。

諸說莫衷一是,但至少可以清楚「禪」、「定」與「三昧」是可以分開來解釋的。當代佛學耆宿印老在其著作中[3]解釋為,禪是梵語,義譯為靜慮,舊譯為思惟修。乃專指初禪到四禪,在禪定之心理作用上,並非屬前五識之作用,而是純意識的作用。亦指入禪定者,一定要摒絕前五識的散心作用,而攝心入定,這強調禪支的作用,而三昧是可同時兼起於前五識作用的。

念佛法門遍見於大小乘諸經典中,在原始教典中皆用憶念佛德[4],為修禪定之前方便,於《清淨道論》、《解脫道論》中多所記載。上人認為稱念阿彌陀佛而求願往生的念佛三昧是屬大乘定,是有別一般法門或攝心寂然入定之禪定的。其著述《池畔蓮鈔》中明確提到這點,並特舉《念佛三昧寶王論》來成立此論點。

「念佛三昧是大乘定,與小乘得的不同。」[5]

「《念佛三昧寶王論》云:『諸餘三昧,有對有待者,皆匹夫定也。』念佛三昧是會歸自性清淨心。大乘定無入無不入,無定無不定,不起對待。」[6]

不管是斷出入息或心中惟只所緣境,或離於時空乃至身心喜樂諸覺受,這些雖都不易證得,然因其有出入定之分,不能保持常態等持,只能說是對待法,乃屬於聲聞乘之修定方法與境界。

下文以「清淨心」來分別念佛三昧與一般定法不同之處,其對清淨心的解釋為:

「念佛三昧在於心清淨,不是無想。修無想是昧然無知,住於愚癡法,是無記的;念佛三昧不同,念佛三昧在於心清淨。《般若經》講,知法不住法,就是心清淨。心中知道一切法,分別一切法,可是不住著。禪宗所說的,分別一切法,不作分別想,就是知法不住法。分別一切法,就是遍知一切法;不作分別想,就是心不住著。……知法,禪宗又稱為惺惺;不住法,禪宗又稱為寂寂。所謂『惺惺寂寂、寂寂惺惺』才對。這樣就是清淨心。」[7]

從這段文中,我們或許可看出,師父認為念佛三昧不止只有定的成份而已,應該還含有智慧的內涵才對,乃至可用定慧等持、止觀雙運來形容念佛三昧。於書中可明顯看出這種見地:

「心止於一聲佛號,修行上,稱為止;一聲佛號念得明白清楚,修行上,稱為觀。止觀雙運,雖然是圓頓大乘,可是就在一聲佛號上。會念佛的就知道了。所以大家想到,當你念佛時,就是修止觀。止也在一聲佛號,觀也在一聲佛號,所謂止觀雙運,不出一聲佛號。

止,是修定;觀,是修慧。定慧等持就這麼修。定慧等持,就是念佛三昧。

慧而定,稱為一心;定而慧,稱為不亂。這就是一心不亂。念佛三昧沒什麼很奇巧的,就教你一心不亂。」[8]

又說:

「若聽清了佛號,便不分別有佛無佛、有我無我。何以故?若執有佛,則是分心,就聽不清。若執有我,也是分心,一定聽不清。所以一句佛號聽清楚,當下我人眾壽四相皆離,三心皆斷。現在心不住,過去心已斷,未來心不生。但是斷而不斷,何以故?因為佛號聽得清楚明白的緣故。如此法門,叫無上般若波羅蜜。」[9]

一句佛號當下即是清淨心、一心不亂,也是念佛三昧、定慧等持,這樣的詮釋乍看之下,雖與《佛說觀佛三昧海經》[10]、《大集賢護經》、《觀無量壽佛經》中之見佛身或見西方聖境的念佛三昧不同;在大乘念佛法門中,也與《大智度論》之念名號、念色身、念功德法身[11]及《十住毘婆沙論》先念色身、進念法身、後念實相[12],有明顯不同。卻為稱名之念佛三昧與般若之實相念佛建立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方向。

在《淨名經》中有段經文說:「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13]這是在表顯菩薩修定之特色是通於一切時、一切威儀之中,惟有時時保持與定相應才是真正的得定。如此隨時都在定中,沒有出定入定,雖無出定入定之別,又無時不在定中。從以下這段文或許更了解上人詮釋念佛三昧的意趣:

「念佛的時候,沒有貪瞋癡,稱作老實念佛。識心無一動念處,稱為定。念佛定,就是用這個功夫。行住坐臥,不離念佛沒有貪瞋癡,叫念佛定;雖然在定中,不妨礙行住坐臥。上班歸上班,不妨礙念佛沒有貪瞋癡,在念佛定中;雖在定中,不妨礙你上班。作生意,不妨礙你念佛沒有貪瞋癡,修念佛定;雖在定中,不妨礙你作生意。」[14]

在六祖以後的一些修禪者,他們在修行上標榜,於日用中,隨眾起身、喫飯、出坡、上殿、行來出入,萬事不留心,不生分別,不起煩惱,只求心中所緣能功夫成片,如此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如此看來,兩者或有異曲同工之妙,也難怪上人也曾用「無上深妙禪」來形容念佛三昧了。

三、不捨資糧道── 實踐功夫的具體性、可行性

佛法的修行理想,除了完整的理論基礎之外,尚要有具體可行的方法才可。否則令人有仰望莫及之感。如中國的三論宗,以宣揚空、無相、八不中道等之高深義理為主的宗派,當時在佛教引起相當大的迴響,宗徒法朗(507~581)更曾奉陳武帝之詔,止住京都興皇寺,大張講席,常隨之眾千餘人。嘉祥吉藏大師(549~623)更是特出,其大闡三論,著《大品經義疏》、《中觀論疏》、《百論疏》、《十二門論疏》等數十部,乃集三論宗之大成者,曾盛極一時。然因宗派一直無切實之行證方法的建立,吉藏大師之後即告式微,唐代中葉以後,本宗也沉寂了。反觀中國的天台宗就不同了,其宗雖把義理發揮到了極致,但一談到實際修行方法,還是得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等,先備二十五方便後行十乘觀法。天台之所以歷久不衰,想必與此關係甚密。

修習三昧或禪定,是有一定之方法及歷程可以遵循的。如《中阿含》中有段話,其原則可說是通於大小乘及各宗派的。所謂:「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15]各大小乘論典,每論修定之方法,總不離此一原則。

在《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聲聞地「出離地」[16]中提到凡夫趣離欲及二道資糧,對修禪定或解脫而言,是述說相當完備的論著,依此而修,可確保行者不流空談亦避免盲修瞎鍊,而有所成就。本段即以此來比較上人所論念佛三昧的具體性及可行性。

論中提到,出離地有二道趣離欲及二道資糧。一謂若由世間道而趣離欲[17];一是若由出世道而趣離欲[18],及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之二道資糧。

由世間道而趣離欲中,主要說明「厭下欣上」是由世間趣離欲的動力,行者若不如是觀察是很難生起追求解脫的念頭。西方淨土法門雖不強調離欲,或當生得到生死的解脫,但願見佛、願生彼佛國土之心應無二樣。所謂「厭離娑婆,欣往西方」,此是實踐念佛三昧及願生西方淨土的契機,上人在其著作中或是教導弟子,時時不厭其煩的耳提面命,希望在娑婆世界,面臨一切的境界,不管是粗、厭苦、障、勝、妙、出,不止能觀苦,甚而更能不起分別保持念佛一心不亂。如言:

「凡夫修一心不亂,就要從『欣往西方、厭離娑婆』著手。欣往西方,合乎於道滅二諦,厭離娑婆就合乎於苦集二諦。所以求一心不亂,叫知苦、斷集、修道、證滅。大家不要認為這個樣子是著相。欣往西方,厭離娑婆,實在就是行依小學的作為。」[19]

又說:

「有錢的時候,一心不亂,不被境所轉;沒有錢的時候,一心不亂,不起懊惱心,不被境所轉。有人稱讚時不起歡喜心,一心不亂;遭受毀謗時,不起懊惱心,一心不亂。樂的時候,不起愛著心,一心不亂;苦的時候,不起悲傷心,一心不亂。如意的時候,不得意忘形,一心不亂;不如意的時候,不起灰喪心,一心不亂。總而言之,八風吹不動,叫做念佛三昧。

有病的時候,不起痛苦心,喪失正念,一心不亂;沒有病,健康的時候,不起放逸心,一心不亂。生在世間,不貪戀娑婆,一心不亂;死的時候,不墮六道,一心不亂,往生西方!」[20]

再談由出世道而趣離欲,所謂親善知識、得聰慧調順、知四諦、成正知見、修道斷惑解脫。這是強調聞法開正知見的重要,一切斷惑、得解脫都是從此而來。對修西方淨土法門而言,如何正知西方殊勝處、娑婆苦惡、起正信願、迴向功德、繫念思惟、正修三昧、往生西方不障礙,一一務求明白不遺。好比遠行人之善知路程一樣,起行方保不致迷途。上人對此種種,於諸著作中,分辨巨細靡遺,只為令念佛人對法門不存一絲一毫遲疑之心,如此才能精進不退於念佛三昧之修習,這是上人的悲心。

最後明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二道資糧。此明自圓滿、他圓滿、善法欲、具戒、密護根門、食知量、覺寤瑜伽、正知而住、聞思正法、無障礙、修惠捨、沙門莊嚴等十三資糧。其前三種世間資糧,一般行者已具足,不必再述。餘十種出世間資糧,是修道之所必需,是積集定慧之本,是長養資益菩提之因。上人在述說淨土法門時雖不講即生的解脫,但仍以這些資糧來成就念佛三昧及往生之增上緣。

我想表達的是,上人談念佛三昧的態度,雖談甚深義,卻不捨資糧道。這跟一般念佛者,只重視對彌陀的強烈信願,而忽略了佛法所強調的基本教義,是不相同的。

「若欲不念一切,必須清淨持戒。身口意三業清淨,無有毀犯。身戒殺盜邪婬。口戒妄語惡口綺語兩舌,意戒貪瞋癡。若能三業清淨,自然妄想不起。若得妄想不起,便可不著一切想念了。若欲三業清淨,必須持戒念佛。持戒念佛,便能放下一切,求願往生。如是行願具足,精進不懈,自然不念一切,唯念彌陀了。這樣定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定得親見阿彌陀佛。 」[21]

「三昧也稱之為定。使你的心,不被六塵所干亂,六塵不擾,一心不亂。所以,知道這個原則的,佛七期間,眼不可亂看,耳不可亂聽,口不可亂講話,最好是心中不可亂想。…… 都攝六根──眼不亂看,耳不亂聽。簡單一句話講,使你的六識出於六根門頭,在六塵當中來去自如,不染不著。」[22]

「修念佛三昧,趣見無生忍名正見。思惟念佛三昧,入無生忍,名正思惟。口讚彌陀,無口四過,名正語。身業清淨,無一切邪業,名正業。三業清淨,無諸邪命,名正命。以念佛功德,趣無生忍,名正精進。一心念佛念法念僧,名正念。得念佛三昧,名正定。」[23]

「由愛著心落入生死,破壞念佛定,所以教它不生愛憎二心,須平等心。平等心無有高下,無有彼此,不分好壞,沒有分別。」[24]

「行人既了深旨,便應至心信樂,唯憶西方極樂,唯念阿彌陀佛。知身土無二,了憶念亦一,全體無非法界也,是名念佛三昧。」[25]

「欲,五欲。眼耳鼻舌身,貪著色聲香味觸,名五欲。欲除五欲,須是五根不貪五塵。五蓋,貪欲蓋、瞋恚蓋、掉悔蓋、睡眠蓋、疑蓋。這五種蓋,蓋住你的真如本性,稱為蓋,這叫惡法。不善法是十不善,殺盜婬妄語綺語兩舌惡口貪瞋癡,十種不善。遠離這些事情,才叫心處空閑。身空閑,遠離憒鬧,心空閑,遠離欲惡不善法。經中繼續說,要想得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26]

四、結語

上人的念佛三昧論,以般若義理來會通,不捨一切善行資糧,迴向導歸極樂,有教有行的內涵,成為堅定的信仰及強大的精進力量,也難怪上人在老病之中,尚能正念分明,憶佛念佛不輟。這可能也是上人的著作能德化海內外,《佛七講話》的錄音帶成為很多寺院用齋過堂、佛七開示唯一選擇的原因吧。

如今,上人在娑婆之功德已圓滿成就,隨佛生彼佛土矣!老人家留下了豐富的佛學著作,這是淨土法門的遺產,需要更多同好者去鑽研,發揚光大,繼續為淨土法門注入新生命,以適應未來的時空需求,方不負上人一片苦心。

筆者不揣鄙陋,大膽為文一評上人之立論,實為紀念上人生西一週年,亦為報答親教剃染之恩。在諸弟子中,我是不肖的,除不順師教,對上人之學問,十更不得其一。想來此文定然錯誤百出,但請十方大德體諒筆者一片好心,並賜指教。

[1] 「諸三昧門者。三昧有二種。聲聞法中三昧。摩訶衍法中三昧。聲聞法中三昧者。所謂三三昧。復次三三昧。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復有三三昧。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復有五支三昧。五智三昧等是名諸三昧。復次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四禪亦名禪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十地中定名為三昧。」《大智度論》卷28,(T25,p. 268b)。

[2] 「禪者四禪。定者四無色定四無量心等皆名為定。解脫者八解脫。三昧者除諸禪解脫餘定盡名三昧。有人言。三解脫門及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名為三昧。有人言。定小三昧大。是故一切諸佛菩薩所得定。皆名三昧。是四處皆攝在一切禪波羅蜜。」 《十住毘婆沙論》卷11( T26,p. 82c)。

[3] 《成佛之道》p. 122、《空之探究》p. 12,印順法師著,正聞出版社。

[4]  「問:何故世尊自說功德也。答:為求佛道者修念佛三昧故。」《雜阿毘曇心論》卷6(T28,p. 921b)。

[5] 《池畔蓮鈔》第二集,釋智諭法師撰,西蓮淨苑出版社(以下簡稱《池畔蓮鈔》),p. 36。

[6] 《池畔蓮鈔》p. 38。

[7] 《佛七講話》第六集,釋智諭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以下簡稱《佛七講話》),p. 30

[8] 《佛七講話》第六集,p. 31

[9] 《池畔蓮鈔》第二集,p. 24。

[10] 「得此觀者。名佛現前三昧。亦名念佛三昧。亦名觀佛色身三昧。爾時諸佛異口同音。各各皆為行者說法。雖未得道。見佛聞法總持不失。此名凡夫念佛三昧。得此三昧者。剎那剎那頃恒見諸佛。於念念頃聞佛說法。」(《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9(T15,p. 692c)。

[11] 「念佛」,是念十號、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戒眾..解脫知見眾具足,一切智、一切見、大慈大悲、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可說含蓋了念名號、念色身、念功德法身等三類。」《大智度論》卷21,(T25,p. 219b)。

[12] 「新發意菩薩,應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念佛(生身),如先說。轉深入,得中勢力,應以法身念佛(功德)。心再轉深入,得上勢力,應以實相念佛而不貪著」《十住毘婆沙論》卷12,(T26,p. 86a)。

[13] 《維摩詰所說經》「維摩詰所說經弟子品第三」( T14,p. 539c)。

[14]佛七講話》第七集p. 17

[15] 《中阿含經》卷9,(T01,p. 485b)。

[16] 《瑜伽師地論》卷21,(T30,p. 401c)。

[17] 「云何名為由世間道而趣離欲。謂如有一於下欲界觀為麤相。於初靜慮離生喜樂。若定若生觀為靜相。彼由多住如是觀時便於欲界而得離欲。亦能證入最初靜慮。如是復於初靜慮上。漸次如應一切下地觀為麤相。一切上地觀為靜相。彼由多住如是觀時便於乃至無所有處而得離欲。亦能證入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瑜伽師地論》卷22,(T30,p. 401c)。

[18] 「云何名為由出世道而趣離欲。謂如有一親近善士。於聖法中已成聰慧。於聖法中已得調順。於苦聖諦如實知苦。於集聖諦如實知集。於滅聖諦如實知滅。於道聖諦如實知道。既得成就有學智見。從此已後漸修聖道。遍於三界見修所斷一切法中。自能離繫自得解脫。如是便能超過三界。如是名為由出世道而趣離欲。」(《瑜伽師地論》卷22,(T30,p. 402a)。

[19] 《佛七講話》,P. 57。

[20] 《佛七講話》第四集,p. 11。

[21] 《池畔蓮鈔》第二集p. 133

[22]佛七講話》第五集,p. 94。

[23]佛說阿彌陀經鈔》,釋智諭法師撰,西蓮淨苑出版社,p. 21。

[24]佛七講話》第三集,p. 10。

[25] 《池畔蓮鈔》第一集,p. 59。

[26] 《池畔蓮鈔》第二集,p.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