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壹、前言

淨苑是淨土道場,恩師智公上人一直以持名念佛作為自修和度眾的主要法門。在他的開示中,「念得清楚聽得清楚」是弟子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雖然這句話聽起來很淺白,卻包含了不可思議的深義;這句話也很短,可是那是他老人家長久熏修的法語結晶。

打從一開始聽師父說法,就熏習念佛。聽了快二十年,從頭到尾也只學會這麼一句「念得清楚聽得清楚」,實在是很慚愧。僅就個人知道的一些,作為對恩師的紀念。

貳、何謂念得清楚聽得清楚

一、經典的啟示

(一)《無量壽經》的至心稱名

念佛可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這在幾部淨土重要的經典都有提到。其中根據《觀無量壽佛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1]對阿彌陀佛本願來說,這僅是無量善巧中的一微塵。因為隨順眾生的根性,世尊開很多方便門,例如依照《觀經》的觀法修持,可以往生,至誠稱名、禮懺發願、持戒迴向等也都是可以作往生資糧的。

阿彌陀佛的慈悲是連五逆十惡的眾生都不捨,面對這樣罪障深重的眾生,勢必要大開方便門。而阿彌陀佛接納他的條件只有:在他臨命終時願意十稱佛的名號,即得往生。既然能「如是至心令聲不絕」,當然一定是念得清楚聽得清楚了。這對一個修行人而言,是最後、也是最大的方便。就經文看來,這當然是阿彌陀佛慈悲地接引將要直趨地獄的眾生,但從淨土法門的角度來談,這其中說明了什麼?難道,這樣簡單的方法,就只是一個不捨的方便嗎?

表面上看來,好像這樣的眾生在臨命終都能用的方法,不太會有什麼困難;可是,反過來想,其實要讓一個惡貫滿盈、罪報將現、身心危脆的眾生往生,所要成就的方便,遠比要使一個善根深厚、早年發心、勇猛精進的人往生,更有內涵。有句話說:「臨崖勒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要在山窮水盡處迴轉出柳暗花明,這十稱佛名,實在不可等閒視之。

(二)《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

如果根據《阿彌陀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
<lb n=”0347b11″/>阿彌陀佛,執持[18]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
<lb n=”0347b12″/>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19]一心
<lb n=”0347b13″/>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
<lb n=”0347b14″/>現在其前。是人終時[20]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lb n=”0347b15″/>阿彌陀佛極樂國土。」[2]這段經文也是提到稱名可以往生,而且是著重在平時念佛,很多古來專修淨土的道場,都是以這部經作為日課和修行的法本。

執持名號至一心不亂,定得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只有四個字,並非是冗長的咒語,所以執持的對象很容易的,連牙牙學語的小孩都可以學會。而執持名號要作到什麼程度呢?要持到一心不亂。而一心不亂其實就是念佛三昧的別名,[3]而念得清楚聽得清楚,正是所謂的「執持名號」。

由此可以知道,稱念佛名不僅能接引五逆十惡的眾生往生,也可以現生證得念佛三昧。從一個最沒有修行條件的人都能往生淨土為起點,延伸到罪福參半的行者,乃至於宿具福德的善男信女,到底要如何掌握它的修行關鍵,這是一大課題。唯有不捨下下根者之所以能在頃刻間往生極樂世界的原因,才能真正發掘出上上根人現世可修成念佛三昧的可行性。

二、師父的開示

(一)切實念清楚聽清楚

師父在佛七開示中有云:「持名不是叫你悠悠蕩蕩、飄飄浮浮持佛名號就是了,是要你一句佛號,發之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還之於心,這樣才能得到受用。」[4]持名念佛是以心口持念阿彌陀佛聖號的方法,來收攝眾生散亂的心意。要讓心口一致,並達到攝心的效果,有明確的修法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修行就是以身口意三業實踐出來,不能含糊籠統。

剛開始入門,心無力可以口來扶,用口念出聲音而且要攝耳諦聽,口要念得字字清楚,耳朵也要聽得明明白白,這樣一字接一字,一句接一句,自然心不會向外馳散。漸漸地佛號慢慢純熟些,可用心念心聽,可是心中默念佛號,很容易散亂或昏沉,要訓練讓佛號在心中清楚的程度就像出聲念一般。好比聽收音機,頻道沒有調準,不是雜音多,就是聲音不夠清晰;若是調準了,就只有一種頻道的廣播聲音,一點都不含糊。總之,不論是出聲念或是默念,都要念得清楚聽得清楚。

雖然只要求念得清楚聽得清楚,實際上只要念和聽清楚了,當下必定攝心,因為若沒有攝心,一定沒辦法清楚。這如同調整照相機對準某一個目標的焦距,照出來的相片就是那個特定的目標最清楚,其它的就比較模糊。所以,將心力繫緣於一句佛號,讓它清楚明白,自然心也跟著穩定。

更妙的是師父作了一個歸納:「現在我們再加以簡擇,念得清楚、聽得明白,這裡邊只要聽得明白,自然念得清楚。你聽明白了,自然念清楚嘛!

現在我們經過簡擇,知道他的重點──只在聽得明白。」[5]

「只在聽得明白」,這句話對初修習持名念佛的人而言,是一個很簡捷有力的起步;就煩惱重重的末法眾生,更是一帖救急的良藥。就善根淺薄的眾生,這是不用廣修深懺,即可契入淨土的大方便;對於有根器的念佛人來談,是從事可入理,從執持名號能直接入一心的要門。能夠作出這樣簡單而又馬上可以奏效的辦法,不僅要下過一番苦功仔細尋味,還得有敏銳的智慧,才能見人所不能見,道人所不能道。

(二)收機普廣事理兼具的法門

為什麼說這方法可從事入理,從持名能直入一心呢?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是古來大德們一再肯定的事實。尤其以持名攝機最廣,下手最易。下下根人不了心性,可以緣於一句佛號起修,藉著佛號的清濁,可以知道自己內心昏散與否,這是緣觀,如此修可入事一心;上上根人則可以就念佛當下見自本心,因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離心無佛離佛無心,這是直觀心性[6],可入理一心。

持名念佛就廣度而言,可以廣泛接引,較其他三種念佛方便;就深度來說,可以一門直入,在修證上並不亞於其它觀想、觀像、實相等三種念佛。在末法時期,能遇到如此深廣度兼並的法門,真是萬幸!

更進一層,單就持名念佛的微細處來看,將佛號念清楚聽清楚極為簡易,幾乎是人人可行;雖然如此,念清楚聽清楚亦可證入實相,所謂行易證深,這在第伍部分將討論到。

參、如何念得清楚聽得清楚

一、經典的啟示

(一)《般舟三昧經》的定意法

《般舟三昧經行品》中說:「

佛告颰陀和,菩薩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髮許。是定意法,名為菩薩超眾行。

立一念  信是法  隨所聞  念其方

宜一念  斷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進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與無

勿念進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後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無  勿念有

勿念遠  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痒……」[7]

總而言之,就是隨所聽聞到西方阿彌陀佛的名號,信此法得往生,而且只單立這一念,斷除其餘諸想念。將這些分別念標舉出來,讓行者明確地知道,重點在收攝意念,是這部經的特色。如此精進修行,是為《般舟三昧經》所說的定意法。颰陀和菩薩就是用這種方法成就念佛三昧的。

(二)《楞嚴經》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說:「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8]大勢至菩薩在因地修習念佛的方法,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非常實在的修行經驗,言簡意賅,又切重要點,後人很多從此得到受用的。

為什麼這部經要強調「都攝六根」呢?

《楞嚴經》云:「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9]六根稱為賊媒[10]的原因,第一是,可以引發六塵為外賊。第二是,可以生起煩惱(六識)為內賊。眾生的內六根對外六塵,產生六識,而世間不過是這十八界交織而成的,眾生落入十八界,便不得出離世間。

所以要收斂這六根,教它不作為向外攀緣的工具,內心才能安住在所要修習的對象上。外境本來無過,起心攀緣才沾惹塵染。所謂:我若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因此要讓淨念能相繼,勢必要都攝六根才可能辦到。

二、師父的開示

(一)聽清佛號破除昏散

持名念佛有一點很殊勝,就是臨終念佛即得往生淨土。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十八願有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惟除五逆誹謗正法。」[11]所以,持名不是平時修來很方便而已,更重要的是,臨命終的人是靠它往生極樂世界的!在生命垂危、心神難安、百感交集的時刻,讓即將謝報的人可使得上力,斬釘截鐵地制調亂心,不是圓頓兼具的法門何以能辦得到?而這圓頓兼具的法門,還需有入門的要訣,才能萬修萬人去,不論根機利鈍,全憑法門殊妙,載至彼岸。

師父曾開示說:「大家都是散亂心很重,如果你照我的辦法,念佛的時候,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保證不散亂,當下不散亂不昏沈。你用其他的辦法,不能使你不散亂,唯有這一個辦法,攝耳根,你馬上就不散亂,由於不散亂,六根都攝。」[12]這真是四兩撥千斤,一針見血的甘露法寶!

既然如此,平時念佛便要能訓練出立竿見影的功用,只要佛號一起,清清楚楚地,就沒有散亂昏沉。假若平時小小境緣,念佛就不能奏效,那遑論臨終大苦遽至,還希望能夠提起正念了。反過來說,在最垂危的狀況能馬上見效,那平時身心康泰,更應該正確地掌握修持的要領,深刻地體驗!

(二)六根不攀緣六塵

《金光明經》云:「

是身虛偽  猶如空聚  六入村落  結賊所止

一切自住  各不相知  眼根受色  耳分別聲

鼻嗅諸香  舌嗜於味  所有身根  貪受諸觸

意根分別  一切諸法  六情諸根  各各自緣

諸塵境界  不行他緣  心如幻化  馳騁六情

而常妄想  分別諸法  猶如世人  馳走空聚

六賊所害  愚不知避  心常依止  六根境界

各各自知  所伺之處  隨行色聲  香味觸法

心處六情  如鳥投網  其心在在  常處諸根

隨逐諸塵  無有暫捨」[13]

這段經文很明白地說明,六根是各別緣於六塵的,因為常住真心,本來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不待境緣生起。由一念無明妄動,而生起初相。所既生,相對的,能便隨之而有。一真法界本來寂滅,才一起念,便有能所,能所既立,遂有自身乃至山河大地等根身器界。這妄相的顯發,不是其它的原因,只由一念妄動罷了。既建立出所來,則能必為所所礙。因此,聽受限於聲,見受限於色,香味觸法亦分別限制其能[14]。能既受限於所,當然見聞覺知就會各別分開作用,所以說「各不相知」。

由於六識生染情,故藉根攀緣於塵境,沒有休息。眼根攀緣色塵、耳根攀緣聲塵、鼻根攀緣香塵、舌根攀緣味塵、身根攀緣觸塵、意根攀緣法塵,這十二對根塵互入,由於性質各異,再產生出六識,其結果不僅是數量多,而且是種類亦多,這便足以引誘、迷惑眾生無量劫了。凡愚處在當中憂悲苦惱,升升沉沉,實在無可奈何。想要脫離輪迴的枷鎖,就必須收攝六根,若有辦法繫住六根,不隨六塵而轉,才能進一步調伏內心,使它不高揚紛飛,也不低沉昏昧,明明白白、清清淨淨。當根對境時,歷歷分明,知道但不住著,境過不留心,對未來的也不希冀。

所以師父說:「怎麼叫做六法?怎麼叫做六塵呢?染心者,是心住於色聲香味觸法,心住色聲香味觸法,心就隨著色聲香味觸法轉。我們舉個實際的例子講,如果你看到好看的色,貪著起歡喜心,就隨他轉;不好看的色,起厭惡心,你也隨他轉,那叫作色塵。如果你看到色,知道他是色,知道這個色是因緣所起,皆無自性,不生好,不生惡,不生憎,不生愛,他是法,法爾如是。色如此,聲香味觸法亦皆如此。」[15]境本來就不會繫綁六根,根也不會黏著在境上,因為識心取著才令心隨境轉。若是先能調制攀緣習性,使用六根就能得其利而不受其害了。使六識出於六根門頭,在六塵當中來去自如[16]

(三)從根解結

《楞嚴經》云:「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登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花。」[17]根好比是第二月[18],乃是從真月所出,塵相亦如此,皆是真心所出,所以說「根塵同源」。雖根非真實,但從此著手,可就路還家。識心是虛妄的,宛如空中沒有花,是病眼的虛妄見,因此識心不是可以回歸真心的管道。眾生輪轉生死是由於六根而起,而欲證無上菩提也是要從根解結。

因此師父教我們念佛要用根不用識:「最好是自己的聲音攝自己的耳朵,這種方便,就是以聲攝耳,以耳攝心,一心清淨,心清淨則佛土淨。用功久了的話,六根不妨它用,可是意識心不動,不起分別,這就叫『用根不用識』。久久修習,就有進步。外邊環境怎麼來,不起分別,不生人我是非,這種方便叫什麼方便呢?叫『分別一切法,不作分別想。』[19][20]

念佛時只要聽清楚佛號,每一句都在當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不落過去或未來的憶想。要念才有,沒有念就沒有,念「阿」聽到的就是「阿」,念「佛」聽到的就「佛」,一點都不含糊。聽佛號並不需要用力作意才可以聽得到,而是一出聲念就可以聽到了,並且聽到也不是一分分漸漸地聽到,而是一對境就是滿分的接收,可以說,用耳根聽佛號,句句是現量。

(四)耳根一攝六根都攝

六根常被比喻成六窗,是接觸外境的六個管道,要同時關閉六個管道,可能會掛一漏萬,所以必須對這六根影響層面的輕重了解清楚。所謂擒賊要擒首,群賊無首自然無法作亂,不僅如此,而且還要選擇容易掌握的下手,才能百發百中,穩穩當當。

關於這一點,師父常教我們說:「大家念一句阿彌陀佛,你只要聽得清楚,六根都攝。你把阿彌陀佛四個字聽清了,有眼不見,有耳只聽佛號,有鼻不聞,有舌不知味,不閑雜話,只稱佛號,有身不感覺觸,有意不動。」[21]可見耳根一攝,六根自然全攝了。由此可知,所謂攝住六根,是指內六根不行於外六塵,根塵既不相入,自然識心對境不動,這對專心修念佛的人很是要緊。

師父舉過一個很貼切的譬喻:「譬如說,大家都聽過戲,你聽戲的時候,癡癡呆呆,和傻子一樣,因為耳根一攝六根都攝嘛!念佛也是一樣。」[22]當我們全神貫注在某一件事情上時,周遭同時發生的事情,視若無睹、聽而不聞。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右脅士,一生補佛位,因地時就是都攝六根,使心識不奔馳於外境,如此專注念佛,而且相續不斷而證入三摩地,成就念佛圓通。

為什麼要都攝六根才能證入三昧呢?好比一艘潛水艇,一定要完全離開岸上的人物、景觀等,才能進入海底世界。稍微浮出水面,見到些許岸上的風光,都無法完全沉入水底,見到另一番景象。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放捨不下娑婆,就無法看到極樂。

(五)以音聲攝耳根

只要能攝住耳根即可都攝六根,那麼如何能攝住耳根呢?師父開示說:「攝耳根的辦法,用音聲。文殊師利菩薩說娑婆在音聞[23]。文殊師利菩薩講過,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重要在音聞。耳根是聞,聲是塵。因為聲音出來,可以攝耳根,耳根一攝,六根都攝。」[24]所以話說回來,都攝六根才能將每一念都念清楚聽清楚,相續不斷;而正因為每一個淨念能相繼,所以才能做到都攝六根。一是從外相上要攝住六根,一是從內心使淨念相繼,其實是指同一境界。

說起來是一大篇,實際上修起來只在剎那間。至於要如何達到念得清楚聽得清楚,並且讓這淨念能相繼,就必須要都攝六根,這似乎是很難、很複雜的問題。結果答案還是那句話:「只在聽得明白」。這句話的確是經得起考驗的妙方。說它神妙,可是又很尋常;說它平常,卻又不同凡響。唯有真實起修,具有踏實的功夫,才能撥雲見日、化繁為簡,在荊棘林中開闢出一條坦蕩蕩的大道。像孫悟空的金箍棒,化開有七十二變,收來只在一指間。否則危脆無力的手,那裡拿得動千斤重的大刀,斬退群魔?

肆、為什麼要念得清楚聽得清楚

一、經典的啟示

(一)《般舟三昧經》的專念故得往生

在《般舟三昧經》中有云:「佛言,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25]這是阿彌陀佛親口所說的,念佛可見到極樂世界,念佛可往生西方淨土。這麼懇切的話,居然是由阿彌陀佛金口所說,真是令人振奮!

(二)《阿彌陀經》的一心不亂

那到底要念到什麼程度才具有往生的資格呢?根據《阿彌陀經》:執持名號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臨命終時,佛及聖眾來迎。[26]這是修行淨土法門的人最嚮往的一刻。至於要如何才能達到一心不亂,是持名念佛者必須注意的要點,同時也是往生的左券。

二、師父的開示

(一)成就一心不亂得往生

修習持名念佛可入一心不亂,也就是念佛三昧,古來成就的大德很多。首先確認什麼是「一心不亂」。所謂「不亂」是形容「一心」清淨,無染無雜,這是約相而言;而「一心」是直顯心體光明,橫遍豎窮,唯是一性。前者是初始起修的目標,要求心中沒有散亂、昏沈等所有擾亂心的粗細妄想;後者是進入念佛法門,切實體會佛法的真義。既然是可以體會得到,那一心不亂是何等風光? 

師父說:「一心不亂的境界是什麼樣子呢?心裏面很清楚很明白,可是沒有其它的想。所謂『想』,經上又叫『憶念』。現在、將來的一切想法,叫作『念』;過去的,叫作『憶』。心裏清楚明白,沒有憶念;沒有憶念,可是心裏清楚明白。這境界就從不昏沈、不散亂得到。如果你起散亂,得不到這個境界;你打昏沈,也得不到這個境界。得不到這個境界,難望往生。唯有至誠懇切求佛接引,至誠懇切懺悔業障。」[27]

既然心裏沒有其它的憶念,為什麼又會清楚明白呢?因為人有覺性,只要不起無明障住它,便能顯發出來。這覺性不生不滅,不是因緣和合而有,也不是因緣離散而無;這覺性不來不去,不因為落入生死而消失,也不因證悟菩提而出現;這覺性不垢不淨,不隨凡愚而有染污,當然也不會因為成佛作祖而清淨,法爾本來如是。好比天上沒有烏雲遮蔽,自然是一片白日青天,不用任何造作,本來即是如此清淨光明。

臨命終時以這種沒有遮障的心,橫遍豎窮,清清朗朗,只要正念一起,當然和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得以往生極樂世界了。相反地,若是心緒紛亂,一片昏暗,不至誠懺求除滅,是很難和淨土相應的。由修持一心不亂的程度到那裡,可以得知自己往生有多少把握,所以剋期取證是念佛人應該努力的目標。

(二)由持名念佛入一心不亂

而持名念佛如何入一心不亂呢?師父開示說:「要想求一心不亂,也有方便。說來說去,就是在於一聲佛號。」[28]但是,既然是要求一心不亂,那又為什麼要念這一聲佛號呢?

師父說:「佛號想得朗朗,正是無想而寂寂。正當空心寂寂,恰是佛號想得朗朗。」[29]所謂寂寂是指內心沒有絲毫起心動念處,正是古德所說的「心安如海」;雖然沒有任何念頭起來,卻是清清明明的。好比海水平靜沒有風浪時,萬象便能歷歷分明影現其中。所以將佛號念得清楚聽得清楚和一心不亂是不相妨礙的,而且正因為佛號聽清楚了,才能入一心不亂。這正如師父所說的:「明明心無念,無念心明明,念明明無心,無心明明念。」[30]

由此可以知道何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真義。全念是無念,因為念不可得,所以全念即是空;全無念是念,因為無念亦不可得,即無念就是念。入了這個法,沒有所謂的念或無念,唯是一心清淨平等,說它是諸法實相、中道第一義諦、常住真心等都是。進一層說,淨土行人所願求的往生極樂就是無生,無生才真是往生極樂。

唯其真能入諸法緣起,才得以清楚地看見一切法當體即空,不假漸次亦無方便。師父深入般若法,而且將它銷歸自性用在行門上,這平淡無奇甚至被大部分人所忽略的一句佛號,師父將它發揮得淋漓盡致,真是功德無量!

若從法門本身來看,念得清楚聽得清楚不僅可以遠離世俗──不為六塵所惑亂;進一步還能體會到佛法的清涼──入一心清淨,這是淨土行者可以沉浸在佛法大海的勝異方便;更進一步得以脫胎換骨──往生淨土,改轉所有依正報,證入無生法忍,這是為什麼要念得清楚聽得清楚最主要的原因。

伍、「念清楚聽清楚」之甚深義

一、念清楚聽清楚即是覺性圓顯

正當念佛的時候,聽到的若不出於所念的佛號之外,則可將一句佛號聽得清楚明白,自然心不散亂;念的佛號若不能全入於所聽之內,則表示念無力,易落於昏昧不明。在既沒有散亂又沒有昏沈時,念清楚就是聽清楚,聽清楚正是念清楚,二者都是一心所起的用。久久保持正念分明,念和聽沒有先後,也不曾進出,心中就是一句佛號,朗朗分明,這是全用歸體。念佛正是用念清楚和聽清楚佛號的方便,返本心源。誠如《阿彌陀經》所說的:執持名號至一心不亂。

這是什麼道理呢?念得清楚聽得清楚是標月指,正聽清楚佛號時,不起念分別,即是一心,一心當中沒有相待的能所,全體顯露,假名一心。沒有能所並不是斷滅,而是從破妄的當下顯真。單單從執持一句名號,就能體會到了,可以說是單刀直入,不須要其它的方便。

這一心要如何顯發,仔細推尋起來,師父說:「教你聽佛號,是把六根門頭攝住。六識心不亂動,那個時候你的覺性自然就現出來。所以教大家聽佛號,不是教你聽聲塵,而是教你聽那個能聽的是誰。能聽的,不是六根,更不是六塵、六識,那是你自己的覺性。所以教你聽佛號,是教你『反聞聞自性』。」[31]

所謂自性就是覺性,即是《楞嚴經》所說的常住真心,無在無不在。因為真心遍一切時、一切處,故無所不在;真心雖遍一切時處,而沒有毫髮可得,所以無所在。隨緣而現有六凡四聖,可是他非凡非聖,自性常空,是謂「真」。為何是「常住」呢?因為他雖在凡並不減,縱入聖也不增,好比火性真空遍滿法界,隨因緣不同,現相雖然有差異,但火性平等無二。縱然盡大地沒有一處起火,火性不減;即使劫末大火燒,火性亦不增。覺性本來就不須造作,在礦坑裡是金,出了礦坑還是金,縱然把它鑄成飾物,它依然是金。覺性雖不假修為,只是聖者圓顯,得生死自在,凡夫欲脫輪迴,要從此修去。

將修行縮小範圍,用念得清楚聽清楚來說,覺性在念而不是念,在聽而不是聽,只能藉著念清楚、聽清楚來顯發覺性。在念清楚和聽清楚佛號的當下,正是一心不動。其實這一心未嘗動過,好比虛空不曾改變,不隨日轉,不隨雲飛,那麼日月所經歷的、雲朵所飄過的當下,正是不動的太虛空。又好比一幕幕的電影,形形色色,只要不隨這影像所轉,那影像的當下,正是從頭到尾始終如一的螢幕。

這一心在過去、現在、未來無論那一個時刻被顯發,都是一般,沒有差別,因為覺性平等,遇緣不同而已;雖然覺性隨念聽的因緣而現,但並不增,妄想覆蓋時,它亦不減。不論這一心是否被覆蓋,體性湛然常寂,只是隱顯不同罷了。師父開示說:「你如果能攝住你的六根,使六塵不染污你的六識,就是覺性。如果在六根、六塵、六識以外另找覺性,那是二法,不是佛說。

不要找你的覺性,覺性沒有,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就是色即空;雖說本來無一物,常顯一切法,故空即色。」[32]

覺性雖不由造作而有,但由於眾生妄想熾盛,佛號一落,妄想馬上乘隙而入,才一動念即被雲遮,才須要勤加修習,方不免身懷寶珠而求乞於人。

二、念清楚聽清楚正是覺性起用

(一)覺性自在

全體起用即是由性起修,最究竟穩當,為什麼呢?第一點:覺性自在。覺性起用有很多層面,就持名念佛而言,在閒靜、動忙、慌亂、病痛、歡悅、哀傷、睡眠乃至臨命終大苦遽至,都能不假作意,自在地念清楚聽清楚佛號,這是最踏實的。這種自在好比眼見色,不用費力;耳聞聲也不用費力一般。就連臨命終也不用費力,稱性起修,一切不能障礙地將佛號念清楚聽清楚。對淨土行者而言,能得往生從容自在,古德謂:「深懷冥託,宵想神遊,畢命一對,長謝百憂。」[33]是一生中最值得安慰的事吧?

例如,當我們見到光時,不是一點點、一點點地增加,見到就是全部見到,不用任何的方便或作意。覺性也是如此,他雖常住不動,而遍滿無礙,從始至終都一般,所以不論處於適不適意的境,只要一心不動,都可以安安穩穩地全心念佛。

這好比一月麗天,地上的大海、溪流、湖泊、池塘、乃至一碗水都可以平等地印現天上的月,一點都不用作意,只要天上月亮一出,大地有水之處馬上印現出月亮來。

(二)覺性無礙

第二點究竟穩當的是:覺性無礙。覺性無在無不在,遍滿法界。要體會覺性可從念佛下手,讓一句佛號念清楚聽清楚,好比在暗室中點上一盞燈,不論燈光大小,立即能破暗。光本身沒有差別,只有明和暗是相對的;也不受燈器大小的限制,當光亮時,暗不及處都是亮的。

《楞嚴經云》:「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遍法界。」[34]真空體遍法界,所以沒有限量,故云「性火真空」。真空應緣現相,如幻而有稱妙有,是為「性空真火」。一切法皆如此,體性清淨遍滿,遇緣幻現假相,彼此無礙。所以不論順逆境,都不能障礙覺性起用,皆可稱性念佛。因此念佛能從清淨心出,步步都是淨土功勳。

因為每念都稱性而起,初心念佛和久學念佛,只要是至誠懇切,從一心所出,現前這一念念佛的心,初後並沒有差別。故《徹悟禪師語錄》有云:「若約豎窮三際,則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

勉強來說,念佛心中沒有一切相,即是自性寂靜;雖沒有一切相,但不是斷滅,佛號可以歷歷分明,這是自性光明。假藉念佛圓顯自性寂靜光明,不僅沒有生住異滅遷流的苦,還能沐浴在清淨平等的法喜中。這大概可以算是身在娑婆,不為一切苦厄所煎熬的殊勝方便吧!

這道理用講的只在翻掌覆掌之間而已,要真起修才知道關鍵處,不是三兩句話可以領略到的。

在師父座下混了十多年,最不敢怠忽的就是體會到,光說不練是沒有用的。稻子成熟的時候,自然會低頭,而且一點都不難。可是這在當它還是一株稻苗時,是無法體會得到的感覺。修行亦如此,由粗澀到純熟,要是時節因緣到了,自己自然就知道了。所謂水到渠成,總教它細水長流,終有功成的一天。

愚鈍如我,居然可以修持觀世音菩薩那輩聖者所用功的法門,實在是不敢高攀。可是師父的確是這麼說的,而且他每次說的時候都很慎重。我非常相信師父的見地,所以也如此大膽地介紹給大家。

陸、結論

陽光普照大地,請問:「那個地方比較亮?」這是個很難回答得恰到好處的問題,就好比本文的標題一般,究竟什麼是念得清楚聽得清楚的甚深義?

遇到業障現前,心力交疲時,坐下來靜靜地念佛,一句句專心地念,壓在心頭上的大石頭不自覺的就不翼而飛了;有時身體很疲憊,躺在床上久久無法入睡,不快點睡明早又爬不起來,這時只要把佛號念清楚聽清楚,不知什麼時候突然就睡著了;還有,每次向師父祝壽,呈供養金時,實在不知道講那句話好,十多年都講同一句:「師父,阿彌陀佛!」大概師父知道我要表達什麼吧?就連師父往生,眼淚直流,也是念佛過完那終身難忘的四十九天。所有以我的福報、能力、功德、體力、智力等等無法達到的,都用這句佛號圓滿,它補足我所有的欠缺,就像陽光照在大地一般,到底那裡亮呢?

有人業障深重,一勸再勸,才肯提起佛號,念幾句安心的;有人煩惱心比較重,要念佛好一段時間,才會稍微平靜些;有人妄想心少,稍稍用功就可得到受用;也有人宿福深厚,才一聞名,善根即發。一樣的念佛,對著不同的根器,便有各種的反應。請問那個感受得深呢?法本不可說,應機起化,就像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化身,不能比高下,因為同是一尊菩薩的悲願所出。

正如《華嚴經》中說:「

譬如地性一  眾生各別住  地無一異念  諸佛法如是

亦如火性一  能燒一切物  火焰無分別  諸佛法如是

亦如大海一  波濤千萬異  水無種種殊  諸佛法如是

亦如風性一  能吹一切物  風無一異念  諸佛法如是

亦如大雲雷  普雨一切地  雨滴無差別  諸佛法如是

亦如地界一  能生種種芽  非地有殊異  諸佛法如是

如日無雲曀  普照於十方  光明無異性  諸佛法如是

亦如空中月  世間靡不見  非明往其處  諸佛法如是

譬如大梵王  應現滿三千  其身無別異  諸佛法如是」[35]

信願持名可往生極樂淨土,這是佛無問自說的法門,駑鈍如我那裡知道佛的意旨?佛法妙難思,在眾生覺得最不起眼的日常生活,可以出神入化,讓平淡無奇的日子,充滿活力與希望;在不可能有轉機的地方,以佛的願心攝受,使冥盲無依的眾生得以絕處逢生。所以只要是佛親口宣說,在我而言,都是不可思議的甚深義。

持名念佛方法很簡易,可是義理甚深。乘著釋迦如來的大悲心,可以修學到淨土法門;仗著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得以往生極樂;可是對我而言,這還不夠。幸好遇上師父,教我把佛號念得清楚聽得清楚,才得以一窺堂奧之美。假如今生沒遇上師父,真難想像自己會把淨土法門修成什麼模樣。

實在是無法表達這分感激的心。師父最樂法,最歡喜弟子肯修學,能弘法,很跟師父隨喜。假如我學會一點點,都是恩師的德澤所被,有這樣的師父,實在是很萬幸!

 

[1] 《佛說觀無量佛經》(T12, p.  346a12)。

[2] 《佛說阿彌陀經》(T12, p. 347b)。

[3] 《佛七講話》第六集,釋智諭法師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p. 32:「定慧等持,就是念佛三昧。慧而定,稱為一心;定而慧,稱為不亂。這就是一心不亂。念佛三昧沒什麼很奇巧的,就教你一心不亂。」

[4] 《佛七講話》第五集,釋智諭法師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p. 32。

[5]  同註4

[6] 《佛七講話》第一集,釋智諭法師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p. 335:「這四種念佛當中,觀像、觀想皆是緣觀,同時還不好修,非上根利智的人不行。實相,直觀心性,非上根利智的人不能修。至於持名念佛,他是圓攝緣觀和直觀心性。大家都知道,心中繫住一聲佛號,當時起緣觀,制心一處,制心於一聲佛號之上,是緣觀;可是它也是直觀心性。」

[7]  T13, p. 898b。

[8]  T19, p. 128b。

[9]  T19, p. 122c。

[10] 《首楞嚴義疏注經》:「六根為賊媒者。一引外賊。即六塵也。二起內賊。即煩惱也。內外惡賊能劫真性。」(T39, p. 885c)。

[11] 《佛說無量壽經》(T12, p. 268a)。

[12] 《佛七講話》第一集,p. 191。

[13]  T13, p. 340a

[14] 《楞嚴經》:「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T19, p. 120a)。

[15] 《佛七講話》第一集,p. 346。

[16] 《佛七講話》第一集,p. 113。

[17]  T19, p. 124b。

[18] 《楞嚴經》:「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T19, p. 111a)。

[19]  師父解釋說:「識是了別,八個識都有了,唯有第六識有了又有別,別就是分別,在了的時候沒有分別,第二念起分別就是尋求心,識以了別為性相,那是說第六識。其實八個識都具有了的性相,唯有第六識有了別的性相。分別一切法不作分別想,就是在了的時候不再起分別,那就是用根不用識,五識起時必有一分意識,可是那是了沒有別。所以用根不用識,那是僅僅了的時候。」(《側聞散記》釋智諭法師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p. 92)。

[20] 《佛七講話》第四集,釋智諭法師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p. 3。

[21] 《佛七講話》第三集,釋智諭法師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p. 70。

[22] 《佛七講話》第六集,釋智諭法師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p. 20。

[23] 《楞嚴經》:「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T19, p. 130c)。

[24] 《佛七講話》第一集,p. 218。

[25]  T13, p. 899a。

[26]  參註3

[27] 《佛七講話》第一集,p. 230。

[28] 《佛七講話》第六集,P. 32。

[29] 《池畔蓮鈔》第一集,p. 141。

[30] 《池畔蓮鈔》第一集,p. 152。

[31] 《佛七講話》第三集,p. 99。

[32] 《佛七講話》第三集,p. 103。

[33] 《廣弘明集》(T52, p. 198b)。

[34] 《楞嚴經》(T19, p. 117c)。

[35] 《大方廣佛華嚴經》(T10,p. 6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