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每次看到與諭老和尚的合影相片,過去發生的一切彷彿是停留在昨日。依稀地,聽聞那親切的身教言教,是那麼溫馨慈祥的笑容迫湧眼前。

點點滴滴記憶深處中,看著他老人家於七十五年間帶領大眾到高雄元亨寺打齋。很多人初見到師父時,都會聯想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手不離佛珠,心中永遠專注於佛號。師父每到一處都會先看一下歷史的文物史跡。趁著在寺廊內沙發及長形木椅休息時,我主動邀請師父與我們一些蓮友一起拍照留念。想不到師父對於我唐突的要求,欣然接受。

在談話中,師父所開示的般若,令人似懂非懂,因為師父老人家是道地山東口音,有些開示言語,聽得並不甚清楚,漸漸習慣也就適應。在法喜之餘,心裏不知不覺想到,如果有一天能出家修行倒也非常愜意,很充實。想著想著,突然聽到師父笑著對我說道:「山上現在寮房太狹小擁塞,等大樓蓋好了,你就可以來找我。」那時候我心裏感到不可思議,莫非老人家看透我的心事,解讀那麼清楚。但是事隔十餘年,我一直不敢獨自去找過去恩師的期盼。也許,感於自己福報太淺無法承受吧!

七十八年樹林講堂助念團成立之初,幾位老蓮友偕同請示師父有關助念團成立章程相關事宜。師父不假思索說:本來助念團如有出家眾來帶領最好,但是淨苑出家眾比丘尼為數較多,比丘人數少,需掌理寺務工作,顧及出家人能真正落實弘法利生工作。因此,把助念工作交由居土們發心來做,以便分工合作。但辦理助念工作要有正確觀念,要真誠的帶動蓮友及其眷屬在臨終者身邊念佛,要提起正念把佛號念得清楚,至少要念八小時以上。只管念佛,除了與眷屬交待不要移動身體,依照助念行儀,應事先分配工作。喝酒的人接近會障礙往生,要注意勿讓接近。圓滿後要迴向……要專心念佛,千萬不要將淨苑的清譽破壞,記得除了茶水外絕對不要攀緣,嚴禁拿紅包或吃飯……因此那年正式成立助念團的章程,還是經過他老人家關注才正式運作。師父對於助念團的苦心可見一斑。

師父過去是文官出身,出家後除了撰寫佛法有浩瀚作品外,其墨寶風格獨特。記得如龍師兄在未經營佛教文物時,曾邀我及如莊等蓮友請師父題對聯墨寶。師父非常慈悲有求必應,馬上準備文房四寶,提起神來之筆撰曰:橫批:「益物繞明」,右聯:「流通佛法僧伽物」,左聯:「為傳世間無盡燈。」因此,可見師父對於居士非常器重,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待遇。

七十九年春節期間,我和同修法茂一起上山向師父拜晚年。那天師父突然對我說:「法旭!你看時間有沒有?」我說:「不懂耶!」師父說:「現在一直變幻為過去,過去一分一秒也捉不回來,未來又是過去和現在推演,你說時間是存在那裏?」那個晚上我徹夜難眠,翻騰著師父般若的開示。也許,貪瞋癡的我,師父個別輔導我,對我善盡教導之責。師父一生為法忘軀,不辭勞苦。師父!您念佛、弘法永遠是我們最佳的典範。

千古有明月,今夜最難忘。八十一年山上千江晚會,當時我有幸擔任樹林講堂的班長。我們策劃了一個節目:演劇—「三生石」,臨時要演出卻沒有道具,還好法滿挺身而出解決了。事後才知道,那把鬍子竟然是法滿女兒的長髮,為此節目所特別剪下充數。那一幕,我的臺辭顯然有點不流暢,除了引起師父微笑外,竟然故事表演的情節,也勾起師父過去年少時的共鳴,彷彿歡笑中有些回憶。事後也聽到一些掌聲,惠敏法師曾兩次提及這一幕的期盼再演出。惟因緣不具足,有的演員已出家,有的演員很久都沒有見面了。我看只有好好修行,那年那日與恩師重相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