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壹、前言

貳、佛七講話管窺

參、從佛七講話初探師父的行持

肆、從日常生活再探師父的行持

伍、結論

壹、前言

我們的師父──諭老和尚,是位信乎二諦、解於二諦、行乎二諦、證於二諦之人。換句話說,恩師出家後的行止,始於二諦,終於二諦,行在其中矣!難怪廣欽老和尚「預言」,西蓮淨苑將來會出祖師。懺公上人也歎曰:「智慧甚高,教理通達。」

在恩師六十多本著作中,最讓淨土行者推崇的是《佛七講話》(共八集),非但台灣各蓮社,念佛道場引為規箴,連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大陸、美國……等亦甚為流通;甚至連淨土宗初祖廬山慧遠大師的念佛道場,也播放恩師的《佛七講話》的錄音帶作為開示,可見其普遍性之高。推究其因,淺見如下:

一、《佛七講話》的內容,以二諦為本──二諦者,真諦(性空),俗諦(緣起)也。二諦不出一心,不離自性,故與行者心性相應,方能產生如此之共鳴。

二、理事圓融──既不執理廢事,又不滯事昧理;義理可開到很高、很深,然下手處,不離三業清淨,即不犯十惡業;歸到念佛法門,則在單提一句佛號,故事周理圓,能收攝行者。

三、言行一致──師父講到那兒,即做到那兒,解行並重,遂具有十足的說服力。

四、高超的見地──深入淺出,故能令行者拍案叫絕,如信願行攝歸一心、佛號深種第八識、念佛念出佛性……等即是卓越的見地。

五、破末法眾生的疑雲迷惑,如帶業往生、神通……等。

茲將《佛七講話》作了初步的分類整理,略舉一、二以饕行者,期獲更多回響。

貳、佛七講話管窺

一、解門

(一)淨土教義

淨土深義,妙不可思,並非一般人所謂的老太婆法門。師云:「為了發揮淨土真義,所以才探討深一點。其實淨土甚深義,我們還沒探討到。真正深義,我不能講,沒那麼高的能力。實在說起來,我們認為深道理,那僅僅是普通的佛法方面的問題。」[1]

師云:「持名念佛圓攝二觀」──在持名、觀想、觀像與實相念佛中,唯持名念佛最圓頓、最方便。「四種念佛當中,觀像、觀想皆是緣觀,同時還不好修,非上根利智的人不行。實相,直觀心性,非上根利智的人不能修。至於持名念佛,他是圓攝緣觀和直觀心性。大家都知道,心中繫住一聲佛號,當時起緣觀,制心一處,制心於一聲佛號之上,是緣觀;可是它也是直觀心性。這不可從解上去會,你下苦功夫去修行持名念佛,慢慢你就知道了。」[2]

緣觀是由世俗諦入,以佛號為所緣,念到好處,直觀心性;直入第一義諦,是為實相念佛,亦即禪宗所謂:「參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故持名念佛既圓頓又有大方便。這是師父從二諦演法的特色──以世俗諦(緣起)為方便,究竟深處直指心性(第一義諦)與佛無二無別,更顯出持名念佛法門,高深莫測之深義。

(二)淨土與華嚴

師曰:「佛說一法。說般若,要會淨土;說淨土,要會般若。」又云:「般若是一乘教法因地之學,一切佛法之根本。」[3]故說往生即須會到無生,說無生即須會到往生。緣起不礙性空,性空不礙緣起故。

又般若是華嚴一乘的因地之學,是華嚴的骨髓,是佛法之根本,故八宗的共通點,就是般若。《大乘同性經》中佛親口宣說:阿彌陀佛是報土報佛。而報身不離法身,故極樂淨土就是彌陀的華藏世界,阿彌陀佛是毘盧遮那佛,華嚴重重無盡的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而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亦是一真法界。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佛,因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法性平等無二故。約事相來說,念十方佛,可以隨意到任何佛國土成佛,但須靠自力;念阿彌陀佛,是帶業往生,是去做阿彌陀佛的眾生,是二力法門。在阿彌陀佛的加被呵護下,直至成佛。

故淨土法門,深至華嚴一真法界,下手處則在普賢菩薩之清淨身語意──亦即不犯十惡業。如何不犯十惡業?一心清淨。怎樣能夠做到一心清淨呢?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即是一心不亂。故華嚴始於文殊之智,終於普賢之行──導歸極樂。事觀則曰普賢行,理觀則曰文殊智,事理周圓,皆歸一心。又事理周圓,是為二諦融通。

由此可知,師父雖將淨土法義演到深處,但不執性廢修,下手處是耳熟能詳的不犯身口意十惡業,一心念佛即是。理雖高,下手有方便,故能獲得共鳴。

(三)清淨心

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是為了要淨心,心淨方得道成。故師云:「誦經要銷歸自性,念佛也是一樣,要銷歸自性。什麼是自性呢?自性又稱為自性清淨心。由此一心,起兩種用,就是不變、隨緣。

銷歸自性是銷歸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中沒有欲惡不善等雜染法。欲是五欲,惡是五蓋,不善是十不善。」[4]

在《佛七講話》中,常提及銷歸自性。因為清淨心是體,依此體,方能起解行之妙用;依此清淨之體,方得行六度萬行;所謂依體起用,全用歸體是也。念佛亦復如是,圓顯此清淨之體,名為一心,方得往生。

清淨心如何圓顯呢?「心不動,就是清淨心,於一切處心不動,叫平常心,平常心為道。不平常心是什麼心呢?於六塵當中有起伏之感,叫不平常心,……這樣就遠離佛道了。我們求往生,就是在平常心中提起一句佛號,求生極樂。」[5]

故學佛,即在修心。平常心是清淨心,心清淨即是西方,心清淨即見法身佛,不變隨緣則能心清淨,故一心具隨緣之大用,舒之能應萬法,卷之則歸一心是也。

(四)帶業往生

曾經引起一陣喧擾諍論,令學佛者不知所從的,就是「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的問題。師父在《佛七講話》中,就特別澄清了這觀念,令人不得不稱歎攝服。

「業有兩種,有種子業和現行業。種子業可帶業往生西方,你只要不起現行業,就可以往生西方。種子的業可以帶到西方去,慢慢仗佛力把它消掉。那現行業怎麼不帶呢?因為現行業一起,往生的願心就減少了。……(種子業)帶到西方怎麼消掉呢?西方的人民和佛都是無量壽,西方眾生沒有貪瞋癡惡業,不受地獄餓鬼畜生的惡報。不要說是無量壽,我們在娑婆世界只要三大阿僧祇劫不造惡業,不受惡報,便成佛嘛,何況無量壽呢!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眾生多有一生補處。

或者有人說,我現在聽人說不能夠帶業往生啊,要消業才能往生。這是他不知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仗佛力往生的。如果你仗自力要想往生佛的清淨報土,一定要消業。……四果阿羅漢就沒有分段業了,阿羅漢十方國土任意往生,何必等到佛來迎接?佛不迎接,我自己也可以去。娑婆世界的眾生業力很重,所以必須要靠佛來迎接才能往生。我們命終之時靠佛垂手接引,明明是帶業。差別處就是靠自力非消業不得往生,靠佛力可帶業往生。」[6]

師父一針見血的言說,頓除疑網,撥雲見日。非但如此,更引經為證。

「根據《大乘同性經》講,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報佛報土。說起來,凡夫不能往生報佛報土。我們怎麼能往生西方呢?蒙佛力加被,四十八願接引,所以也可往生報佛報土。

再一點,不但往生報佛報土,可以帶業往生。

很不幸,有人說不能帶業往生。大家千萬不要上這個當。他說,帶業往生,經文上沒說。其實經文上有,他是僅僅循文字相。譬如說,《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有文字為證。

經上說,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其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中消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自見金蓮華現前,乘金蓮華,往生西方。這段經文,就是說這個眾生五逆十惡,有三惡道的業障,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即得往生。這不明明說可以『帶業往生』」嗎?

有人說,沒見經上直接說『帶業往生』。這是笑話。……大家可以回去查查《觀無量壽佛經》,第十六觀下品下生的文,明明是說帶業往生嘛!」[7] 

這強而有力的經證與見地,可平撫當時的巨大諍論,更加突顯淨土法門的殊勝絕倫。偉哉!恩師!

(五)神通

「心不住著境界很好,可是現在學佛、念佛的人,差不多心都住著於境界。譬如說﹕有很多人心住著神通,這時候他的心就隨神通的境界而轉,他不知道這是一條危險的路,偏差的路。

佛絕對不准許弟子們顯耀神通,什麼原因呢?佛教弟子們度化眾生,教眾生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度化眾生,叫他得利益,就是叫他增進道德,修戒定慧,去貪瞋癡。這樣,小可以成聖人,大可以成佛。

至於神通,毫無用處。顯耀神通,不能使眾生諸惡不作,眾善奉行……所以,我們想起來,佛為什麼不許弟子們顯神通?因為神通沒有用,不能了生死,消業障。

現在有很多學佛的人喜歡神通,這是一條很偏差的道路。他是在鬼門關上賣茶湯,做鬼的生意。

佛在戒律上制定:不許弟子們顯神通。如果你有神通,你顯神通,要下地獄;如果你沒有神通,硬說自己有神通,下阿鼻地獄。所以,大家要知道,不可隨神通的境界而轉。」[8]

因為正法不彰,群魔亂舞,故師甚為感慨:「……末法時期,法很複雜。如果此法,能令不善不生,善法不滅,我們認為他是正法,可以學。如果這個法,能使五住煩惱斷盡,二種生死了卻,那是正法。如果是你遇到的法,無論學術也好,神奇古怪顯異惑眾也好,他不能使你三不善根除滅,三善根增長;他不能使你不善不生,善法不滅;他不能使你五住煩惱斷盡,了你的二種生死,你要知道,那不是正法。……

不要聽人家一說,學術性很高,就跟著去了。那是假的,沒有用的。或者遇到顯異惑眾,又神奇古怪的,也跟著去了。那也是沒有用的。

大家回去,應該依你的智慧去判斷。如果你分辨不清,我可告訴你,持戒念佛,絕對正確。所以,持戒念佛,求往生,沒有錯。」[9]

於此師父更提出學術、神奇古怪等等之事,澄清正法與邪法之不同。

師父更風趣的說:「說起來,慚愧得很,我學佛數十年,一點兒神通也沒有。每天吃飯、睡覺、念佛,只求一個『老實』二字。求到現在,老實二字還沒求到。我看見人家有神通,我非常羨慕;可是,我不想得神通,只想往生西方。相反地,我正為了逃避神通,我才求生西方。

什麼原因呢?六道之中,唯有人不具神通。……最大的神通是地獄,地獄神通嚇死人,刀殺不死,火燒不死,油鍋炸不死,像這種的神通,那兒有啊?」[10]

由上可知,佛重教法,不重神通,神通不能消業障、斷煩惱、除妄想、破無明。佛的教法是教一切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要增進眾生之道德。如何增進眾生之道德?斷煩惱、起大悲。斷煩惱,不變;起大悲者,隨緣。

走筆至此,不禁對此正法幢,深深肅然起敬。偉哉!《佛七講話》,末法之明燈啊!

二、行門

(一)念佛要領

這個單元是《佛七講話》的重點,故所佔的篇幅最多。師父在念佛方法上,發揮得淋漓盡致,鉅細靡遺。師父又從最基本的各種念佛方法介紹,如三三四念佛、高聲念佛、追頂念、十口氣念佛,己念己聽、人念己聽、口念耳聽、心念心聽等,種種利弊一一道出,並指出各種方法,可依個人根機、需求不同而有異,讓初學者在方法上有所依循。再來強調念佛貴在攝心、綿綿密密,要都攝六根,以不動心為最高原則……等等。其中,就有高超的義理之發揮。更深的,還提出念佛要念出佛性、要反聞聞自性。若非假藉修行,實無法道出此甚深義也。茲概述一、二略窺一番。

1.不動心是最高原則

「佛七期間,要緊的是你的心不要動……不動就是道人心。身忙心不忙,身累心不累。這樣,你的心就不被法所轉。……

心若能轉法,得大自在,不生一切煩惱。這是用功夫真正下手處。如果你的心現在還東想西想,亂動,趕緊用這個功夫看一看。」[11]

2.一心念佛,何妨六塵圍繞

「初修學念佛法門的,要注意到關閉六窗。它可漏掉你念佛功德。不過,實在講起來,關閉六窗,不看、不聽、不聞、不亂講話、不覺觸、不想,這並不是最高妙的法門,這不過是為了要對治初學人之散亂心,不得不用。」[12]故最重要的是六根對六塵時,能正念(佛念)現前。

故師又云:「那麼,最高妙的辦法是什麼呢?念佛號,以口引心,以聲攝耳。……如果你真正作到這一點,你的念佛心不起不落,有佛無佛,念佛心的性相常住。六塵圍繞又何妨呢?這才是上上法門。……念佛心不起不落,何妨六塵常圍繞呢?念佛心不起不落,便是念佛心湛然不動,這樣就是上體無量壽;六塵雖然圍繞,可是這六塵不染,就變作無量光。這才是念佛法門所要求的。

希望大家深深體會這個味道,就這樣去用功……古德講過『老僧三十年不雜用心』,不過是從這地方去的,也是從這裏下功夫。」[13] 

3.念佛貴綿綿密密

念佛心綿綿密密,指的是念佛聲不斷和心念不斷。有人問:「我要辦公作生意,如何念佛心綿綿密密呢?」師云:「只要是不起貪瞋癡,就是念佛心綿綿密密。不怕你待人接物,要你不起貪瞋癡……」[14]所以待人接物若能慈悲為懷,不任情放縱,就是念佛心不動,就是「妙湛總持不動尊。」

「這個法門名之為念佛定。如果梵華雙舉,就是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不是在別處修,在你待人接物、吃飯穿衣、辦公作生意,一切事皆隨時修。你如果能這樣修念佛法門,慢慢地可轉凡成聖。」[15]

由上可知,念佛之要領並不離二諦之閫,若能做到些許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則有往生的希望;漸漸若能伏下煩惱,則必定往生。

4.念佛要念出佛性

念佛要念出佛性,才具有功德。「或者有的人說,我不知道我的佛性到底是什麼樣子?它沒有樣子,它不受有的障礙,也不受無的障礙,一切無礙。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我們的佛性,好比那聲音一樣,平時你不知道它在什麼地方,它沒有面目,沒有面目,才是它的真面目。你只要至誠懇切地念一句阿彌陀佛,它就出來。好像那個磬,你敲一下,它的聲音就出來,是一樣的道理。你如果不敲,聲音不會出來,如果你不念佛,佛性不出來。

你佛性念出來以後,它不受得意時候的障礙,也不受失意時候的障礙,也不受煩惱的障礙,也不受無煩惱障礙,也不受病痛障礙,也不受無病痛障礙,生不障礙,死不障礙,那叫往生極樂。希望大家珍重!珍重!切實珍重!那就是你的佛性,就是你的慧命,它也就是阿彌陀佛……」[16]

5.佛號要深種第八識

「平常念佛要深深地種入八識田中,因為我們眾生遇到危急,或臨終八苦交煎的時候,容易失念,失念即記不起來了。到危急的時候,你種佛號在八識田中若種得不深,光知道胡喊亂叫,忘記念佛。所以,要深深種入八識田。」[17]另外,「佛號種入八識田中,這樣,臨命終才有用。如果種入第八識,睡夢之中有時候他會起佛號。如果睡夢之中常起佛號的話,至臨命終後,其他各識都壞,第八識不壞,佛號自然就起來,即得往生。」[18]

佛性的譬喻,很令人震撼,這是師父獨特的見地。而長遠心念佛,深種第八識,命終後亦得往生,更讓人對阿彌陀佛生起無比的信心和願力。

(二)散亂與昏沈

「不管你修什麼法門,都是要不昏沈不散亂。若能既不昏沈又不散亂,一剎那,你那個心不思善,不思惡;一剎那之間,你那個心非有非無。這種境界,小乘叫它『無漏性』,大乘人叫『自性清淨心』。……那一剎那,不散亂不昏沈,非有非無,不思善不思惡,叫作「淨土」。……不思善不思惡,非有非無,那叫『阿彌陀佛』……」[19]

原來淨土法門,重行不重解,自性清淨心,只能從行上會,不能從解上得。而基本的聽清佛號,不散亂、不昏沈,當下即會本來面目,當下即體佛心;怎不讓人怵目驚心。

對治散亂與昏沈的方法,利根人是單提一聲佛號;次一等者,「不念」作意,當然還有其餘的種種方便;更進一步,「不除妄想不求真」。

「我們今天來談談,究竟妄想是什麼東西?妄想就是虛妄的胡思亂想。既然是虛妄的胡思亂想,它沒有實在的體性。一個法如果有實在體性,可以消滅它,若無體性,是無此法,無此法,何必消滅呢?對妄想又立真實想,沒有妄想,說名真實想。既然妄想沒有,不對待妄想,怎麼立真實想呢?所以古德又進一步說『不除妄想不求真』。這樣才合乎中道義。什麼原因呢?起心動念除妄想,落生死一邊;求真實,落涅槃一邊。落生死涅槃兩邊,不合乎中道。」[20]

這段文,師父就把法演到很高了,不除妄想是離有,不求真是離空;離空離有是真妄皆不可得,是真諦中道。理雖深奧難階,然下手有方便。故又云:「話說來容易,不除妄想不求真,這到底是什麼境界呢?你想一想,如果至誠懇切聽佛號,就是不除妄想不求真。那種境界,叫一心清淨,也名之為一心不亂。聽佛號,可以達到一心不亂,達到一心不亂,定得見佛往生。」[21]這就是《佛七講話》事周理圓,性修兼顧之處。若非分類審求,豈易見佛法深妙處?豈悉知《佛七講話》理透事表、事達理源?說來慚愧,歎為觀止之餘,仍僅能用「拍案叫絕」形容之。

(三)信願行

在信願行的內容中,較特別的理念可分為三點:

1.信願行的意義

「信願行廣義地說,沒有生死,沒有無常,沒有常。換句話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信得過嗎?因為這是無上菩提,你不信,沒有成佛之期。成佛之期始於信,信了以後,如果沒有願力修這個法,那不是空的嗎?所以繼之以願。光有願力,不能實行,不也是空的嗎?所以繼之以行。」[22]

這是師父對信願行獨特的發揮,信生死即無生死,信一切法不生,這就是二諦。《佛七講話》乃至師父所有著作,皆是以二諦來貫穿,故自始至終同一路線。

又云:「再把他收歸淨土法門來說:淨土法門求生西方,信西方有阿彌陀佛,願生西方,願見彌陀,力行念佛修持淨土法門。」[23]理無以顯,因事而顯;事無以立,因理而立,這又是二諦融通的發揮。

2.願力超過業力即得往生

「淨土念佛法門怎麼個行法呢:它有三法——信願行。以信啟願,以願導行。信願行具足,即得往生。所以,淨土念佛法門不是空談理論的,信願行是念佛法門之行門,於其中,以往生大願為自主張。」[24]

「我們求往生的願,是淨願。淨願若起,染業則止,所以淨願可以超過染業,這樣就得往生了。

但是這種淨願,必須相繼不斷。如果淨願一斷,染業又生。如果淨願始終不停,染業也就始終不起了。」[25]

3.信願行攝歸一心

淨土法門教理甚深,然淨土法門重行不重解。約行則有信願行三種方便。而三種方便,又攝歸一心,如一心信阿彌陀佛,一心願見阿彌陀佛,一心念阿彌陀佛,而不做餘雜想即是。

「信願行導歸一心,不作餘雜想,稱為善心一處住不動,這也就是善思惟。

如此法門,和宗門下有相近似之處。禪宗說思惟修,淨土法門就是一心念佛,不作餘雜想,近似禪宗的思惟修。

可是略有不同之處。思惟修的境界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淨土念佛法門所修的是『歸家罷問程』。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是路上風光;歸家罷問程,就是已經回到家中了,不必再問路程了,這種法門,直透本地風光!」[26]

禪宗與淨土宗的會通,在般若。會通比較以後,方得見深淺。故師又云:「所以大家修的時候,佛號一起,一切雜念皆消。不念餘法,只念彌陀。所以,這個法門,也近似禪宗的思惟修,可是比思惟修方便究竟。證的果位很深。經上說,彼國眾生,多有一生補佛處者。一生成佛,豈得不深?」[27]

(四)反聞聞自性

「本來這個法太深不應該和大家講。不過,有很多人高傲,不知道上面還有佛,他把念佛法門看得太低了,不得不和大家講一講。」又師續云:「大家下手用功,還是從事修。事修到了究竟,自然入這種境界。根機不夠,妄想從理入,辦不到。不相信大家想一想,你雖然也聽,蕅益大師說心開見自性佛,可是聽不懂;也聽宗密大師說實相念佛,你還是不懂;也知道觀音法門反聞聞自性,不知道如何反聞聞自性;也時常聽古德們講,修學佛法要銷歸自性,你不知道云何銷歸自性。」[28]可見反聞聞自性,唯證乃知。

1.至心聽佛號即反聞聞自性

「聽佛號,當然有他高深的理論。不過,古德往往不和大家講。恐怕和大家講過以後,又引導你走向空洞理論方面去了。所以他僅僅告訴你這麼修就對了,就得受用。

我今天講幾句廢話,和大家把這理論大略地談一談。你如果自己把佛號聽清了的時候,一定不取於相……也不取於無相……」[29]反聞聞自性理深難測。師父大慈大悲,深入淺出,發揮幽微,並開示實修方法。

「雖然口中念佛,不是聲塵。因為什麼原因呢?不取有相,不取無相,已經超出六塵之外。不取有相,不取無相,雖然是聽清佛號,也不是聲塵,原因就是他已經超出六塵之外,不受六塵的障礙、阻礙。                  

佛說如器中鍠,聲出於外。『鍠』就是聲音……好比說那個鐘,你敲一聲,它「噹!」響,那個聲音就叫鍠。它聲音遠揚,不受鐘體的阻礙。

你如果聽清佛號,和這個境界是一樣,他已經不是六塵虛妄。你這樣聽佛號,久了的話,就知道自性了。」[30]

2.收攝耳根即反聞聞自性

「收攝耳根,初步在因緣,到深的時候,就是反聞聞自性。可是耳根要收攝,必須攝耳諦聽。這就和念佛有關係了。只要佛號綿綿不斷,一句連一句,一字連一字,久而久之,就可收到效果。所以念佛的時候,要諦聽。口念耳聽,心念心聽。這個樣子,佛號綿綿不斷,就是我們的聞性。因為這種原因,所以我們才有打佛七,雖然念佛聽聲音,因為它連續不斷的關係,不落聲塵。」[31]

3.心清淨即是反聞聞自性

「前天和大家講『無所得心』,實在就是清淨心。昨天和大家講『不要聽聞聲塵,要聽聞你的覺性。』修行人在此地,十人有九個錯路。教你聽聞覺性,是聽你的清淨心,你真找你的覺性就錯了。本來無一物,那裏有個覺性呢?如果你能找到你自己的覺性,那還是你的有所得心。」[32]

由此亦可知,達二諦之理,則會的境界高;不達二諦之理,則會的境界低。

(五)念佛三昧

1.三昧意義

「無生而生,生而無生;無滅而滅,滅而無滅,就是佛說的無生法。所以觀音菩薩說,不聽聞聲塵,反聞聞自性!反聞聞自性,就是這麼修!所以這個法很深,本來我不能說,不說又不行。

念佛法門,也是一樣。念到最高地步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念,有生滅是聲塵;可是念就是無念,無念就不是聲塵。如果著於無念,墮於斷邊,斷滅,所以無念而念。這就是和觀音菩薩所說的反聞聞自性,是一個道理。你有念,不是正念;無念,也不是正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才是正念。

我今天講的,就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正義。過去,為了方便使大家懂,所以方便解說。我過去說,無念是沒有雜念,念是念佛,這是從對治方便說;今天講,是真實義……」[33]

由此文可知,從教義,斷惑乃至證真,師父之一貫作風,就是絕不離二諦說法。為讓眾生易懂,故開方便說,然開方便不離第一義諦,故又顯真實義。

2.三昧特性

「念佛定,有它的特性。雖在定中,能成就一切功德;雖然成就一切功德,還是在定中。不和凡夫定一樣,凡夫定,坐在那兒和木頭一樣入定,沒有功德。」[34]師又云:「行住坐臥,不離念佛沒有貪瞋癡,叫念佛定;雖然在定中,不妨礙行住坐臥。上班歸上班,不妨礙念佛沒有貪瞋癡,在念佛定中;雖在定中,不妨礙你上班。作生意,不妨礙你念佛沒有貪瞋癡,修念佛定;雖在定中,不妨礙你作生意。如果一起貪瞋癡,就是妄分別一切法,那就念佛沒有功德了。

我說過,起心動念就是生死。大家用功,就是這麼用功。

菩薩、佛就比我們高了,雖然普度十方,不離法身;雖然法身不動,不妨礙普度十方。天上只一月,是定;千江有水千江月,那就是功德。我們作不到,從淺近處著手。

平常不妨礙你念佛,不起貪瞋癡,是念佛定。雖然在念佛定中,不妨礙吃飯、睡覺、做工作。煩惱來時,不忘念佛,不起貪瞋癡;雖然在念佛定中,煩惱不妨礙你。因為,念佛人不是沒有煩惱,他是不被煩惱所染就是了。有病痛的時候,不妨礙你念佛,不起貪瞋癡。命終時,不妨礙念佛,不起貪瞋癡,自然得往生。」[35]

3.三昧殊勝

念佛三昧能對治一切煩惱,不被一切煩惱所破;好比金剛一樣,所以念佛三昧,又叫金剛三昧。

「念佛定和其他的凡夫禪定,大不相同。和中國的祖師禪是一樣的。接引,雖然是三根普被,修起來是最上乘。凡夫禪定,把腿盤起來,木然入定,叫入定。他在定中和木頭差不多。念佛定不如此,它沒有出定、沒有入定。一天二六時,總在定中,二六時,雖然是作一切事,總是一心不亂。」[36]

「雖遇到一切事情,不被一切事情轉。好比說,晴空一片,不妨風起雲湧;縱然風起雲湧,不妨還是晴空一片。

苦來了,我在定中;樂來了,我還是在定中。什麼是定中?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我在定中,不怕苦來,也不怕樂來。雖受苦,沒有畏懼之心;雖受樂,沒有染污之心。」[37]

其實,這就是師父落實二諦的行持,是師示現病苦中,一生的寫照。

故《佛七講話》,橫說豎說,無非在解釋念佛三昧的修行法門。念佛三昧是三昧之王,能生出一切的三昧;是論心,故不論行住坐臥隨時可修;又只要我們不起貪瞋癡、慈悲容忍即謂念佛定,故能三根普被。這就是師父盡一生以二諦弘揚念佛三昧的緣由。吾人實幸矣!此生得聞此深妙法門。

看完了師父的《佛七講話》,接著,我們再從《佛七講話》中,捕捉師父的念佛功夫。

參、從佛七講話初探師父的行持

一、三昧

「或者有人會問,說你所說的一心不亂,究竟是什麼樣子?慚愧得很,我本人也是一個生死凡夫,我也沒念到一心不亂。所謂我也是『路上行人欲斷魂』啊,我也是正在修行。不過我今天吐露一點點消息給大家,以便使大家這七天用功,標心有處,不至於盲修瞎鍊。」[38]

古來高僧大德,都是謙沖自牧的。所以有人請印光大師講講念佛三昧的情形,印祖就寫了「念佛三昧摸象記」,表示自己是瞎子亂摸亂猜,事實上明眼人一聽就知道,未證三昧如何能吐露消息,道出三昧的滋味呢?師又云:「以念佛心都攝六根,便是淨念相繼。因一念攝,則一念淨,念念攝則念念淨。如果念念如此,你就得到念佛三昧的法味了!」[39]由此判斷,師父可能早已證三昧,只是我們凡夫目睹聖僧,卻又失之交臂矣!

二、見佛

「善導和尚說,如果見佛,見菩薩,見西方境界,只宜自知,不可向別人說,如果向別人說,得大罪。釋迦牟尼佛也說,就算你真正見到,尚不許說,何況你沒見到呢?大家知道,我不方便和大家說,僅僅能告訴大家,這個罪是很重的……」[40]

念佛為因,見佛為果,如是因,如是果,本不足為奇。壞在善根薄弱之眾生,聞即懷疑不信,毀謗三寶。恐斷其善根故,是以古來大德雖見佛亦不張揚,慧遠大師往生前才道出自己見佛三次。依此文推尋師父可能早已見佛。

三、識心無一動念處

「……再進一步,緊提一聲佛號,叫識心無一動念處──第六識完全不動。這要靠大家的功夫了!在這一階段,大家注意到,有一點,覺察最要緊。有一句話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如果你覺,也是分別心,用什麼方便呢?用念佛。……這個階段,你所了解的,不要想它──所謂行起解絕。因為,你解也是分別。念佛能念到識心無一動念處,就成功了。要是講起來,這個境界很高了。最低限度,在修習位。修習位,可以到八地菩薩。所以善導大師講過,上品上生可以到八地。再進一步修,也是叫識心不動。識心不動,偏於第一義諦。

再修,是善心一處住不動。善心一處住不動,初修,叫菩提心;究竟果位,就很高了!這不是我們凡夫可以講的。這個時候,可能就到十地、妙覺佛了!就是這個樣子,才能往生。」 [41]

師又云:「剛才講識心無一動念處,就是連夢都沒有……」[42]由此文可知,師父清楚識心無一動念處之情形。有次弟子們論及做夢的話題,師就感慨的說:「你們還做夢啊!」可見師早已無夢眠。誰無夢眠?智者無夢眠,斷見思惑故。

四、見性

師父曾云:能做到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謂之見性,見性之人,會法很深。

「比方有人問問題,一問即答,不動別的意識,是真的。因為它是現量界嘛!說『我想想再答』──假的,那是比量界。」[43]又云:「你沒見性,不可能直接講,見性以後一問即答。初初沒業障,進一步沒煩惱;再進一步,沒妄想;根本,沒有無明。」[44]

有人問問題,師父不假思索,一問即答。那就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甚至佛七開示,擬個題目,即滔滔不絕,辯才無礙。

五、身受心不受

民國八十一年,師父住院開刀,師父開示:「這次生病,對我有很大好處。我知道怎麼能發大悲心。所以我看大家及一切眾生,實可憐愍。」[45]又云:「你們都認為我有病,是不是?『我』可得不可得?我都不可得,我的身體都不可得,那有病可得?」[46]

由此可知,一次次的病苦,只是更增深師父念佛的功夫,話說回來,若非有定力,又豈可「身受心不受」?

六、修行歷程

「……大家回家,要少欲知足念佛,要是真的這樣念,不超過一個月,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境界。就是說,一句佛號輕輕易易就起來了。這一聲佛號,不由自主地就念出來了,你要想其他的事情,還要用用力把這聲佛號放下,才能想其他的事情,這叫作念佛心『初調』。初調就是初初調伏粗重的散亂心,當然是沒有大用處。不過表示你念佛已經有了相當的進步。這個境界不久就消失。因為什麼呢?你這一念難以持久。如果你再努力,再精進念佛,這個境界會再出現,你如果久久用功,就可以念到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你如果這個境界消失,自己就知道,自己的散亂心,五欲心又重起來了。」[47]

又云:「……如果你真能從清淨心中,單起一聲阿彌陀佛佛號,如果能維持二十分鐘,你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受用。」[48]這都是師父在用功過程中受益的境界。

進一步,「希望大家,把五根收攝起來,莫使他落入五欲,一心念佛。以成所作智,導發境智。你這樣用功念去,一定可把一句佛號念到風吹不透雨打不濕。如果你念不到,那只怪你沒有誠願,自打閒岔,不怪別人。」[49]

這是師父在民國六十九年《佛七講話》的開示,可見師父對念佛法門,篤信不疑。

七、對治婬欲

《般舟三昧經》說,欲證念佛三昧,先斷色思想。捨自貢高。

「……大家末法時期,不能得禪定,就是被色思想害了。我們說末法時期眾生根機差,主要差在這個地方。如果色思想一斷,禪定就起。如果色思想不斷、不伏,想得禪定,那是騙人,那不可能……」[50]接著,師又云:「你要想伏下他,我可以告訴你一個辦法,……第一個,求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加被……第二個,用不念作意,不想。咬緊牙關,不想。他一定來衝擊你,第一次衝擊,不想,抵擋過去,第二次一定還來衝擊,衝擊不上,三次,他就消退了。這個時期過去,下個時期他一定還來衝擊你,你咬緊牙關,不想,用不念作意,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求他加被。一天、兩天,一月、兩月,保證你要是有三個月的話,他一定伏下。可是你以後不要再起想,如果再起想,他就死灰復燃,各位不妨下大心,發菩提心,用這個辦法看一看。」[51]

這是師父的現身說法,還客氣的說:「我用了三、四年的功夫才伏下。」可見師父很早就已對治婬欲了,還當眾開示道:「你不要看大家平頭正臉的,不曉得你心裏在想什麼?這在夢中,完全可以現出自己的原形。」[52]又有人請問如何念佛,師答:「持戒」,頓了一會兒,又說:「持戒以不犯婬欲為要。」

可見修行以不犯婬欲為首,故師父曾開示:若能不犯婬,則具戒守了一半。

恭讀了師父以前在《佛七講話》的開示,推測可知師父念佛功夫之深厚。今就自己隨侍在側之見聞覺知,再探師父的念佛行持。

肆、從日常生活再探師父的行持

菩薩示現五種行,即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聖行者,行六度萬行也;天行者,天然妙性所感之妙行;嬰兒行者,現二乘度化眾生。師父解依大乘,行依小學,是示現大乘菩薩應機演教,現聲聞身,住持正法。而所示現的病行,可謂代眾生病也,所謂「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亦可謂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也。

一、生死自在

師父身嬰重苦,然而心性卻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一次,多位男眾侍者用輪椅抬著師父,上樓梯查寮。因為樓梯窄小,不好上下,抬的侍者為了動作互相配合,而大聲吆喝著。輪椅搖晃不穩,忽前忽後,稍不留神,人就會摔下來。順著輪椅,我看到「高高在上」的師父,猶如法王將陞高座般的氣定神凝,泰然自若。頓時,我心裡讚歎著,這究竟是何方聖僧啊!

又一次,男眾侍者要抱師父起來,一失手,師父整個人跌倒在地上,侍者亦倒在地上,趕忙看看師父,師父卻面不改色,還安慰著說:「沒關係。」我忖度著,若非假藉修行,可能是面有土色,或怒氣沖天了。尋著尷尬的場面,試著想把話題引開,師父卻慈悲的笑著。

於此,憶起一公案,昔有一證羅漢的弟子,欲開其師之迷,故變做一大樹,能向前,能向左向右走動。突然,此棵大樹快速向後滾動,此樹剎時間,將覆其師。其師馬上面有畏色,心生恐懼,頓時方知,生死未了,唯得四禪未證四果。

這種「風起雲湧,不礙晴空一片;晴空一片,不礙風起雲湧」,就是師父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行持。

二、陀羅尼

陀羅尼,譯為總持,即持善不失,持惡不生義。陀羅尼有四種,即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咒陀羅尼和忍陀羅尼。忍陀羅尼即是對實相法安忍,持而不失。師父自開山至往生,所演的二諦即是實相法,過去、現在、未來所說皆不二不別。

(一)歷久不忘

師父以前所熏修的般若、天台、唯識……等等的種子,似乎皆悉不忘,故講《楞嚴經》時,不見師父翻其他資料,亦不見師再提筆做綱(因為手無法活動自如了),只見師父把經文看了一遍又一遍,再把自己以前做的《楞嚴經》註解看一次,然後就上台了。師父在看經文時,對周遭一切人事物,皆視若無睹,聽而未聞。我靜靜的端詳師父那種專注,凝神的表情,簡直和入定一樣,都攝六根、一心專注「猜佛意旨」。這是銷歸自性開演的法義,故能歷永不忘。

(二)活字典

有人打電話來問,有五百菩薩,以文殊菩薩與佛表演一齣戲的因緣,獲無生忍,此公案為何?知客師答不上來,請示師父。師父臥病在床,從容不迫的答說:「文殊執劍迫佛」。當時我真是對師父佩服之至,他老人家真是一本無價的活字典啊!

三、羅漢特色

羅漢不夢眠、不憶念過去,斷婬欲……

(一)不夢眠

作夢,是第六意識的妄想分別。阿羅漢斷見思惑,故無夢眠。

又師父亦提及,睡覺時都可察覺自己「識心煩動」,這是心很寂靜了,方能察覺到識心妄動。

(二)不憶念過去

某個因緣,我請示師父是否想回山東探望探望。師父瞪大眼睛,厲聲斥責說:「你在害我!」

(三)斷婬欲

婬欲是障道之法,為患甚大,故師父常提廝須斷婬欲。又自己已對治,故開示時,顯得特別擲地有聲,鏗鏘有力。

四、病來了,還是在定中

民國八十八年,師父感冒,直咳個不停。坐也咳,躺也咳,採什麼姿勢都不對。因此白天咳得不能睡,晚上也咳得不能睡。請了醫師,醫師亦束手無策。為弟子的我們,看得心裡都難過萬分。正常人一天沒睡,就精神不佳,連續幾天日夜不能睡,就顛倒無明,小鬼就乘虛而入了。但師父卻一直保持頭腦清晰,理智而不顛倒。只是精神不振,顯得疲乏萬分。

我忍不住皺著眉頭,仰望著師父。師父見我蹙著眉,一副無助的神情,竟覺得好笑,竟自呵呵地笑了起來,邊咳還邊笑。頓時,我納悶著,師父在這節骨眼還笑得出來,是真病?假病?是心受?是心不受?應該是菩薩代眾生苦示現病行,遊戲神通人間吧!

五、往生

師父往生前,一改往昔作風,既不哭亦不愛笑(師父悲心重,聽到感動事宜,都會忍不住難過;又具赤子之心,聽到些許風趣的事,就會開心的笑起來。)臉上亦未現一絲憂悲苦惱,罣礙負累。只是靜靜的觀察周遭每一個人,每一事物。現在回想起來,竟覺得師當時臉上所現出的那種沈定,超乎異常,深不可測。深信當時他老人家早已預知時至,只是慈悲有加,在護念我們這群可憐愍的眾生吧!

師父曾提到,臨命終時,不拖泥帶水,甩手就走,是上根利智的人。又曰:「我們不但求往生,且求上品上生。」能說出這樣的話,是往生篤定而又有把握的啊!故師父臨終時,心不貪戀,意不顛倒,一直保持清醒而又正念分明。捍勞忍苦,一心念佛,安詳往生極樂。直如他老人家所說的「精進調適、調適精進」、「一念往生」是也。

唉!若非成就念佛三昧之人,怎能在色身具壞,八苦交煎猶如生龜脫殼的當下,靠精進力,高舉一聲佛號,安詳自在的突破生死大關,逍遙自在的往生極樂呢?

伍、結語

縱觀師父的《佛七講話》及二探師父的行持,師父真的是位始於二諦,行於二諦,終於二諦之人。落實方法,則以持名念佛為下手方便,故「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是也。

《佛七講話》是師父一生解門行門的菁華,亦是末法眾生解門行門的標月指,依此人人皆可成就念佛三昧,個個都能往生極樂。故《佛七講話》,在眾三寶弟子的護持,當盡未來際,流入個個行者的心中,綻放自性彌陀的無量光,無量壽。亦唯如此,方不負恩師示疾娑婆,度化眾生的一番悲願!

師父在常寂光土,當會寬心的道:「這樣就對了!你們年輕人應該把淨土法門弘揚開來」,「二諦正等著你們去開發!把它繼承起來!」

[1]  《佛七講話》第七集,釋智諭法師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共八集,以下略稱《佛七講話》),p. 104。

[2] 《佛七講話》第一集,p. 335。

[3] 《師父的話》,釋智諭法師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以下簡稱《師父的話》),p. 2。

[4] 《佛七講話》第七集,p. 68。

[5] 《佛七講話》第三集,p. 108。

[6] 《佛七講話》第一集,p. 391。

[7] 《佛七講話》第五集,p. 111。

[8] 《佛七講話》第二集,p. 95。

[9] 《佛七講話》第五集,p. 117。

[10] 《佛七講話》第四集,p. 58。

[11] 《佛七講話》第三集,pp. 4-7。

[12] 《佛七講話》第一集,p. 311。

[13] 《佛七講話》第一集,p. 310。

[14] 《佛七講話》第六集,p. 11。

[15] 《佛七講話》第六集,p. 12。

[16] 《佛七講話》第二集,p. 59。

[17] 《佛七講話》第四集,p. 8。

[18] 《佛七講話》第四集,p. 7。

[19] 《佛七講話》第一集,p. 186。

[20] 《佛七講話》第四集,p. 64。

[21] 《佛七講話》第四集,p. 64。

[22] 《側聞散記》第二集,釋智諭法師著,西蓮淨苑出版社(以下簡稱《側聞散記》),
 p. 158。

[23]  同註22。

[24] 《佛七講話》第四集,p. 102。

[25] 《佛七講話》第一集,p. 45。

[26] 《佛七講話》第五集,p. 102。

[27] 《佛七講話》第五集,p. 103。

[28] 《佛七講話》第四集,p. 77。

[29] 《佛七講話》第二集,p. 135。

[30]  同註29。

[31] 《佛七講話》第八集,p. 54。

[32] 《佛七講話》第三集,p. 103。

[33] 《佛七講話》第七集,p. 82。

[34] 《佛七講話》第七集,p. 17。

[35] 《佛七講話》第七集,p. 18。

[36] 《佛七講話》第四集,p. 43。

[37] 《佛七講話》第四集,p. 44。

[38] 《佛七講話》第一集,p. 329。

[39] 《佛七講話》第一集,p. 34。

[40] 《佛七講話》第一集,p. 393。

[41] 《側聞散記》第二集,p. 251。

[42] 《側聞散記》第二集,p. 255。

[43] 《側聞散記》第一集,p. 3。

[44] 《側聞散記》第二集,p. 4。

[45] 《側聞散記》第二集,p. 83。

[46] 《側聞散記》第二集,p. 99。

[47] 《佛七講話》第一集,p. 203。

[48] 《佛七講話》第一集,p. 6。

[49] 《佛七講話》第一集,p. 20。

[50] 《佛七講話》第一集,p. 248。

[51] 《佛七講話》第一集,p. 250。

[52] 《夏雨清涼》第一集,p.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