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1.前言
恩師上智下諭法師擅長講般若法門,特別是《金剛般若經》,從民國六十一年認識他老人家以來,親聞多次。在師父著作《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的前言也稱讚說:「《金剛經》理事並陳,深入淺出,並且長短適中,簡明扼要。所以一般均所喜讀。於是註疏多,講述的亦多。本苑講金剛經的次數亦不少,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了。」民國八十九年底,師父安詳往生後,隔年七月,淨苑所辦的大專青年暑期修學會即以般若法門為主題規劃課程,並由我擔任「般若經典概說」的課,我先簡介般若部類的經論,以便作為同學們深入經藏的參考,然後以《金剛經》為例,講解其「忍辱波羅蜜」段之二諦句型及其異譯本之比對,以紀念恩師所常開示的「二諦」法義,並將講稿紀錄修改,讓它比較像論文格式一些,以隨喜大眾為恩師結集紀念論文集的功德。
2.二種異譯本經文對照表
為了能更清楚《金剛般若經》中,有關忍辱波羅蜜的經文,今對照鳩摩羅什(以下簡稱「什譯」,對照表之編號A),玄奘譯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以下簡稱「奘譯」,對照表之編號B)二譯本。所選的經文總共有九段,如下所示:
羅什譯(T05, no. 235, p. 750, b9~27) | 玄奘譯(T07, no. 220h, p. 982, b21~c23) |
A①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 B①爾時,世尊告具壽善現言:如是,如是,善現!若諸有情聞說如是甚深經典,不驚、不懼、無有怖畏,當知成就最勝希有。 |
A②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 B②何以故?善現!如來說最勝波羅蜜多,謂般若波羅蜜多。善現!如來所說最勝波羅蜜多,無量諸佛世尊所共宣說故,名最勝波羅蜜多。如來說最勝波羅蜜多,即非波羅蜜多,是故如來說名最勝波羅蜜多。 |
A③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 B③復次,善現!如來說忍辱波羅蜜多,即非波羅蜜多,是故如來說名忍辱波羅蜜多。 |
A④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 B④何以故?善現!我昔過去世曾為羯利王斷支節肉,我於爾時都無我想、或有情想、或命者想、或士夫想、或補特伽羅想、或意生想、或摩納婆想、或作者想、或受者想,我於爾時都無有想,亦非無想。 |
A⑤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 B⑤何以故?善現!我於爾時若有我想,即於爾時應有恚想。我於爾時若有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即於爾時應有恚想。 |
A⑥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 B⑥何以故?善現!我憶過去五百生中,曾為自號忍辱仙人,我於爾時都無我想、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我於爾時都無有想,亦非無想。 |
A⑦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 B⑦是故,善現!菩薩摩訶薩遠離一切想,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住於色應生其心,不住非色應生其心,不住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不住非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都無所住,應生其心。 |
A⑧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 B⑧何以故?善現!諸有所住,則為非住。是故如來說諸菩薩,應無所住而行布施。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 |
A⑨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 B⑨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為諸有情作義利故,應當如是棄捨布施。何以故?善現!諸有情想即是非想,一切有情如來即說為非有情。 |
首先,
什譯(A①):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奘譯(B①):爾時,世尊告具壽善現言:如是,如是,善現!若諸有情聞說如是甚深經典,不驚、不懼、無有怖畏,當知成就最勝希有。
什譯的「須菩提」,奘譯為「具壽善現」。「具壽」類似「長老」之意,是出家戒臘達一定年數的比丘。什譯的「人」,奘譯為「有情」。
為什麼般若經典的法義無法為一般人接受,而令人感到害怕?參考《小品般若經》之如下經文:
須菩提白佛:我不見、不得菩薩,不見、不得般若波羅蜜,當教何等菩薩般若波羅蜜?若聞此說,不驚不怖,是名教菩薩般若波羅蜜。[1]
對於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學成佛之道的人,佛令須菩提教導教他們般若波羅蜜。但是須菩提反問:我不見、不得所教導的對象(菩薩),以及所教的法(般若波羅蜜),既然如此,你要教我誰?要我教什麼?,例如主辦單位要我說來講「般若經概說」這堂課,我說我不見、不得諸位同學,也不見、不得我們所要教的講義或內容,你要教我什麼學員?要我教什麼般若經概說?你們假如聽到這樣的話而不會感到害怕的話,那麼我就是教教了學員般若經概說。從這段經文可以聯想般若法門所主張的「三輪體空」:不見、不得說者(能夠說的人),所說的對象,以及所說的法。
這裡有個重點:不見、不得與不驚、不怖有關。為什麼這裡會提到不驚、不怖、不畏。因為它說明:大乘佛法要行菩薩道,生生世世行菩薩道,其實是很困難的。一般人總以為一定要具備什麼特殊的力量,才能生生世世行菩薩道。在此,反過來是教你不要執著,要放下,不要以為有被你所教、所度的人,或者你所行的什麼法?這是般若波羅蜜法門的重點之一。
「般若」是智慧,「波羅蜜」是到彼岸。「般若波羅蜜」可說是智慧的完成。「不見」,是講感官所見、所聽、所接觸到的。「得」是「了解」之意,是意識所認識到的。也就包括人的感官或非感官的認識(例如:意識的推理)。前者是直接的認識,後者是間接的認識。不論從那方面來看,其實都是沒有所度化的對象,或者所教導的法。
羅什譯(A②):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玄奘譯(B②):何以故?善現!如來說最勝波羅蜜多,謂般若波羅蜜多。善現!如來所說最勝波羅蜜多,無量諸佛世尊所共宣說故,名最勝波羅蜜多。如來說最勝波羅蜜多,即非波羅蜜多,是故如來說名最勝波羅蜜多。
奘譯本比什譯本多一段文,說明為何般若波羅蜜多最勝。
「如來說最勝波羅蜜多,謂般若波羅蜜多。」如來說最勝波羅蜜多,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如來所說最勝波羅蜜多,無量諸佛世尊所共宣說故,名最勝波羅蜜多。」這裡說明兩個重點:首先,六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最殊勝。因為它是無量諸佛所共同宣說的,這是它最殊勝的原因之一。其次,每個佛國土的教化未必都與我們這個世間一樣,不同的世間,有不同教化的方法。行善也是如此,不同的場合,有不同行善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論。例如,早期台灣物質環境較不富足,當時的行善就是提供窮困者衣食物品。現在物質環境較富足,如果隨意給別人衣食住物品,對不需要的人來講,有時反而是煩惱。因為他的衣服等物品已經夠了,並不需要這些東西。「波羅蜜多」沒有永恆不變的體性(如來說最勝波羅蜜多,即非波羅蜜多)。若能如此體會,不執著即是最勝波羅蜜多,所以,如來說名最勝波羅蜜多,也不妨害說般若波羅蜜是最勝波羅蜜多。此即是《金剛經》表達「二諦」的句型。
3.《金剛經》二諦的表達句型
(什譯):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奘譯)如來說最勝波羅蜜多,即非波羅蜜多,是故如來說名最勝波羅蜜多。
如前經文所云:「(什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奘譯)若諸有情聞說如是甚深經典,不驚、不懼、無有怖畏,當知成就最勝希有。」為什麼聽到這部經不會害怕,因為所謂般若波羅蜜,非第一般若波羅蜜,是名第一般若波羅蜜。這段話是什麼意思?背後是什麼道理?這是《金剛經》以:「說○○,即非○○,是名○○」的句型,來說明世俗諦、勝義諦(所謂「二諦」,二種真理)。
3.1 菩薩依二諦說法
經論中有提到,菩薩依二諦為諸有情說法。如《大智度論》云: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安住二諦,為諸有情宣說正法。何謂二諦?謂世俗諦及勝義諦。[2]
龍樹菩薩根據此論點,在《中論》也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3] 青目論師解釋:「世俗諦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間顛倒故生虛妄法,於世間是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無生,於聖人是第一義諦名為實。諸佛依是二諦,而為眾生說法。若人不能如實分別二諦,則於甚深佛法,不知實義。若謂一切法不生是第一義諦,不須第二俗諦者,是亦不然」[4]。雖然一切法無自性,其自性是空,但世間人顛倒故,以為真實有,對於世間是真實的,此為世俗諦。具智慧的諸賢聖了知世俗人顛倒著,知一切法皆空,不生不滅,對於聖人是第一義諦。清辨論師解釋:「世諦者謂世間言說,如說色等起、住、滅相;如說提婆達多去來;毘師奴蜜多羅喫食;須摩達多坐禪;梵摩達多解脫。如是等謂世間言說,名為世諦;是等不說名第一義。」[5]所謂世俗諦是世間言說,也是語言的世界,不即是真實的世界。
龍樹菩薩接著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6]。青目論師解釋:「第一義皆因言說,言說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義則不可說。若不得第一義,云何得至涅槃。是故諸法雖無生,而有二諦。」[7]
《大智度論》又云:
舍利子,雖二諦中有情不可得,有情施設亦不可得,而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為諸有情宣說法要。諸有情類聞是法已,於現法中尚不得我,何況當得所求果證。
佛教在談第一義諦的時候,其實是告訴我們事物最真實的面貌為何。如論中所舉之例,我們稱為「眾生」,但是它真的有「眾生」的自性嗎?它其實是色、受、想、行、識等五種積聚所組成。再往細部分析,它是由各種細胞、各種分子、乃至碳原子、氧原子等化學元素所組成。從這裡看出真實面貌,而產生無窮的力量、功能。至於要往細部分析到什麼程度,則隨每個層次的人所關心的基本點而有所不同。生物學家看到的是生物學最基本的單位─細胞,化學家對物質分析到分子的程度,而設法改變它;物理學家則是以原子等基本粒子為單位來理解物質。在佛教界,「說一切有部」論師則分析物質(色法)至極小不可分之單位,稱為「極微」,依此建立色法之法體,分析色法之假、實。
所以,物理學家站在原子的立場,化學家站在分子的立場,生物學家站在細胞的層次,認為每個人都平等,眾生皆有佛性,這是對的。從這裡就產生真實義(真實道理)。這個道理不會因語言名稱的不同而改變。不論中國人或外國人稱呼某個物體為何名稱,它的基本單位都是從某個地方開始建立起,那個地方是真實的。又例如,當代的生物學家對於生命體與生命現象,進一步分析到從基因的角度去看所有的生物,構成基因的物質的DNA,含有腺嘌呤(A)、胸腺嘧啶(T)、鳥嘌呤(G)、胞嘧啶(C)4種鹽基。這些鹽基的存在比與生物種無關,都是A與T為l對1、G與C為1對1。所以站在生物學家來講,從此平等性可以看出生命的真實面貌,也可發展基因重組技術,將某DNA片段插入其他DNA分子的技術。利用這種技術,可讓大腸桿菌專門製造人類細胞才能製造的蛋白質(例如:有效生產胰島素等治療上有用的蛋白質)。
同論又云:
又此經中說:菩薩但有名字,無有實法。今舍利弗何以作此問?答曰:佛法中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
依世俗的真理,我們說有眾生,但是第一諦中,沒有你想像的絕對性有,絕對性的存在,眾生的存在只是相對性的存在。例如,從世俗的道理來看「上課」這件事,有老師在授課,有學生在聽課;可是想一想,假如沒有學生,老師也不可能唱獨角戲一個人上課,反之亦然。所以,上課是相對性的存在,並不是那麼實在。
3.2 般若經二諦的表達句型:
般若經二諦的表達句型有很多種內容,例如:
.標題:所說、所聞、所見、所修、所學、所成就
.即非:第一義諦
.是名:世俗諦(世俗的假名)
這種句型尤其為《金剛經》所用。首先它用標示所要說明的主要內容(標題),包括所說、所聽、所見、所修、所學、所成就等等。
所說是從講者的立場而言,所聽是站在聽眾的立場,所修、所學、所成就的,例如所修的般若波羅蜜,乃至所成就的般若波羅蜜。
從第一義諦來說,所說乃至所成就的,就是即非……。
但是,從世俗諦來說,又不能說它沒有。
這三句話,很類似一般人常說的: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諦」是真理之意。「第一諦」又譯為勝義諦、真諦」,即最高真理之意。「世俗諦」即世俗的真理,是世俗裡大家的共識,約定俗成的。在世俗真理中,對於事物,我們會給取它一個名字,這是世俗的假名,例如前面所說的「光盤」、「光碟」,在世俗的真理來講,說它們是「光盤」或「光碟」都對;但是從最高真理來講,二個都不對,因為光盤不是光盤,光碟也不是光碟,它其實是由分子或原子之元素所組成。它是空的、不實在的。
所以,《金剛經》所提到的這觀念很重要,認為菩薩道,需要認識到這個層次,才有可能成就。誠所謂:「做而無做,無做而做。」天天在做菩薩道事情,但是又好像沒有做,因為從第一義諦來講,做與不做,好像不增、不減;雖然不增、不減,仍然要再做下去。
例如,淨苑從以前辦修學會到現在,辦了許多年,假如主辦者總是這麼想:「該出家的早就出家了,不該出家的,再怎麼辦還是不會出家,沒什麼用,好像大家依然故我。」以這種心態辦活動就會很累。如果換個角度想:「大家『依然故我』也是對的,因為本來就有可能是佛,本來就有佛性,其實大家都能有所成就的。」這樣想就會很愉快。因為假如沒有成佛的可能性,老師再怎麼講課,都沒有用,如同沙無法成為飯一樣。正因為米本來就有成為飯的可能性,只要給它條件,它就可以成飯。這也就是《金剛經》開頭部份,對於須菩提問起如何發起菩提心時,世尊回答:「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8]
4.忍辱波羅蜜
其次,《金剛經》在這裡特別舉出忍辱波羅蜜來談,可見忍辱波羅蜜在菩薩道中的重要性。
什譯(A③):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奘譯(B③):復次,善現!如來說忍辱波羅蜜多,即非波羅蜜多,是故如來說名忍辱波羅蜜多。
什譯(A④):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奘譯(B④):何以故?善現!我昔過去世曾為羯利王斷支節肉,我於爾時都無我想、或有情想、或命者想、或士夫想、或補特伽羅想、或意生想、或摩納婆想、或作者想、或受者想,我於爾時都無有想,亦非無想。
本段文奘譯本除了有什譯本中的我、人、眾、壽四相(「有情」是眾生想,「命」是壽者,「士夫」是「人」的另一個用語)之外,還有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等共九項。這些都是以不同角度來說「我相」的,因為我們對人的執著有各種不同的角度之故。
其次說明原因:
(什譯)
A④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A⑤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A⑥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奘譯)
B④何以故?善現!我昔過去世曾為羯利王斷支節肉,我於爾時都無我想、或有情想、或命者想、或士夫想、或補特伽羅想、或意生想、或摩納婆想、或作者想、或受者想,我於爾時都無有想,亦非無想。
B⑤何以故?善現!我於爾時若有我想,即於爾時應有恚想。我於爾時若有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即於爾時應有恚想。
B⑥何以故?善現!我憶過去五百生中,曾為自號忍辱仙人,我於爾時都無我想、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我於爾時都無有想,亦非無想。
假如我過去被支節身體時,有我、人、眾、壽相,也就是沒有般若波羅蜜的話,就會心生憎恨。因為有般若(智慧),所以忍辱波羅蜜能夠做得很徹底。
關於忍辱仙人的故事,又參見本緣部《僧伽羅剎所集經》所述:
若復菩薩行忍時,無畏、無所懼、無所染……名曰忍辱仙人。是時迦藍浮王往入深山,欲獵麋鹿。適入山中,見此忍辱仙人,便前跪問:在此深山,為求何道?忍答曰:求忍。是時大王,不自觀察,亦不觀察行,欲有所試。即時便作是說:我今當截汝手腳,即截彼仙人手腳。復作是問:汝今為求何道?是時忍答言:我求忍辱道,即時嘆譽忍辱之德。是時,大王倍懷瞋恚,欲傷害其命。是時,仙人已截手腳,便作誓願言:使我世世,勿懷嗔恚,亦不有瞋恚。於彼大王解知諸法,皆悉虛空。[9]
本緣部談忍辱仙人的故事,同樣的至少有三則以上。其中一則是《僧伽羅剎所集經》。提到菩薩行忍辱波羅蜜時,名曰忍辱仙人,當時有一位歌利王進入深山打獵,遇到忍辱仙人。
「你在這個深山做什麼事情?」歌利王問。
「我在修行忍辱」忍辱仙人答。
「讓我試試看你能不能忍辱?」王就把仙人的手腳割截下來。
王再問:「你現在在修行什麼道?」
「我修忍辱道」忍辱仙人依然這麼說,並且繼續讚歎忍辱的功德。
王聽了更為氣憤,不僅割截他的身體,還要殺害他的命。
失去手腳的仙人,死前仍然發下誓願:
「希望我生生世世不要有瞋恨心。」
因為仙人知道諸法皆空,所以對於大王也不會想要報仇。如此的故事從很早以前就開始流傳。
同樣的故事於《賢愚經》中敘述如下: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閱祇竹園林中止。爾時世尊,初始得道,度阿若憍陳如等。次度鬱卑羅迦葉兄弟千人。度人漸廣,蒙脫者眾。於時羅閱祇人。欣戴無量,莫不讚歎:如來出世,甚為奇特。眾生之類,咸蒙度苦。又復歎美憍陳如等,及鬱毘羅眾,諸大德比丘,宿與如來有何因緣,法鼓初震,特先得聞,甘露法味,獨先服嘗。
時諸比丘,聞諸人民之所稱宣,即具以事,往白世尊。佛告之曰:乃往過去,與此眾輩,有大誓願:若我道成,當先度之。諸比丘聞已,復白佛言:久共誓願,其事云何?唯垂哀愍,願為解說。
佛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乃往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此閻浮提,有一大國,名波羅奈。當時國王,名為迦梨。爾時國中,有一大仙士,名羼提波梨,與五百弟子,處於山林,修行忍辱。于時,國王與諸群臣夫人婇女,入山遊觀。王時疲懈,因臥休息。諸婇女輩,捨王遊行,觀諸花林。見羼提波梨端坐思惟,敬心內生,即以眾花而散其上,因坐其前,聽所說法。
王覺顧望,不見諸女。與四大臣,行共求之。見諸女輩坐仙人前,尋即問曰:汝於四空定,為悉得未?答言:未得。又復問曰:四無量心,汝復得未?答言:未得。王又問曰:於四禪事,汝為得未?猶答:未得。
王即怒曰:於爾所功德,皆言未有。汝是凡夫,獨與諸女,在此屏處,云何可信?又復問曰:汝常在此,為是何人?修設何事?仙人答曰:修行忍辱。王即拔劍,而語之言:若當忍辱,我欲試汝,知能忍不?即割其兩手,而問仙人,猶言忍辱。復斷其兩腳,復問之言,故言忍辱。次截其耳鼻,顏色不變,猶稱忍辱。爾時天地,六種震動。
時仙人五百弟子,飛於虛空,而問師言:被如是苦,忍辱之心,不忘失耶?其師答言:心未變易。王乃驚愕,復更問言:汝云忍辱,以何為證?仙人答曰:我若實忍,至誠不虛,血當為乳,身當還復。其言已訖,血尋成乳,平完如故。
王見忍證,倍懷恐怖,咄我無狀,毀辱大仙。唯見垂哀,受我懺悔。仙人告曰:汝以女色,刀截我形。吾忍如地,我後成佛,先以慧刀,斷汝三毒。
爾時,山中諸龍鬼神,見迦梨王[打-丁+王]忍辱仙人,各懷懊惱,興大雲霧,雷電霹靂,欲害彼王,及其眷屬。時仙人仰語:若為我者,莫苦傷害。時迦梨國王,懺悔之後,常請仙人,就宮供養。
爾時有異梵志徒眾千人,見王敬待羼提波梨,甚懷妒忌,於其屏處坐,以塵土糞穢,而以坌之。爾時仙人,見其如是。即時立誓:我今修忍,為於群生,積行不休,後會成佛。若佛道成,先以法水,洗汝塵垢,除汝欲穢,永令清淨。
佛告比丘:欲知爾時羼提波梨者,則我身是。時王迦梨及四大臣,今憍陳如等五比丘是。時千梵志塵坌我者,今鬱卑羅等千比丘是。我於爾時,緣彼忍辱誓當先度,是故道成,此等之眾,先得度苦。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歎未曾有,歡喜奉行」[10]
這版本的故事與前所舉內容類似,但是補充較多的內容,首先講佛成道時,先度五比丘,之後度化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覺得佛出世十分殊勝,使眾生能得度,求解脫。其次說到,為什麼佛初轉法輪時,五比丘會有如此好的因緣,能作為第一批的弟子、第一批的聽講者?
比丘聽到這些人們這樣子的說法,就請問佛說。佛說:「過去我和你們有些因緣,有些誓願。」比丘問:「那是什麼事情,希望世尊為我們解說。」於是,佛就講起這個本生因緣的故事。這些本生故事也是菩薩實行六度的典範。
5.結語
修菩薩道須要有非常深奧廣大的菩提心,誠如《金剛經》一開始,已經證得阿羅漢的須菩提,面對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挑戰,不禁問到:「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11],阿羅漢雖然已經了脫生死,證得涅槃,但是也要讓無量無邊的各種各類眾生了脫生死,證得涅槃,則是很困難的事,須要生生世世修六度,行菩薩道。除了要具備「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之外,忍辱波羅蜜也是很重要的修行課題。祈願以此拙文,能少許回饋恩師教導般若法門之恩德.也希望學習忍辱仙人修行忍辱波羅蜜的精神,以安住微小淺薄的菩提道信心,以及降伏難破難纏的疑惑。
[1] 《小品般若經》 (T05, p. 537, b9~12)。
[2] 《大智度論》 (T25, p. 336, b27~c2) 。以下所引同論出處皆同。
[3] 《中論》(T30, no. 1564, p. 32, c16~19)
[4] 《中論》(T30, no. 1564, p. 32, c20ff.)
[5] 《般若燈論釋》(T30, no. 1566, p. 125, a5~8)
[6] 《中論》(T30, no. 1564, p. 33, a2~3)
[7] 《中論》 (T30, no. 1564, p. 33, a4~7)
[8] 《金剛經》 (T08, no. 235, p. 749, a6~11);《金剛經論》 (T25, no. 1511, p. 781, c16~20)
[9] 《僧伽羅剎所集經》(T03, no. 194, p. 118, c25~p. 119, a17) 。
[10] 《賢愚經》(T03, no. 202, p. 359, c9~ p. 360, b7) 。
[11] 《金剛經》(T08, no. 234, p. 748, c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