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1.前言

念佛法門三根普被,有化乖戾為祥和之功,導人心於至善之德;若因念佛而改變人生觀,則可使社會安寧;若進而改變世界觀,則能導以世界和平。然如此功高之法門,雖言直入且易行,但一般人仍不知如何是門路?伏乞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遙垂攝受,資助我等釐正起信與修行之門,令五濁眾生盡入清淨大海,同登蓮邦。

念佛法門深契實相,修到究竟處,始發現性相本來融通,性修原來不二。家師一生弘揚二諦,而且八宗並重,導歸淨土。常教徒眾,要解依大乘,行依小學,老實念佛。至於念佛的方法,要如何下手?在《性緣問題之申論》〈與念佛的關係〉中,對於藉修顯性,有明確的指出:二諦融通,叫作三昧;念佛法門借緣起之功用,入第一義諦,得第一義諦,便得念佛三昧。[1]引文如下:

緣起是世諦,無性是第一義諦,緣起即是無性,無性即是緣起,故二諦本來融通,是之謂三昧。念佛法門,初修世諦借緣起之功,念佛念到無念,便入第一義諦。既入第一義諦,便得二諦融通。所謂二諦融通,要在心無所住。不住有,不住無,不住亦有亦無,不住非有非無。

不住有即是無,不住無即是有,不住非有非無便是亦有亦無,不住亦有亦無便是非有非無。故到此地步,便是一切有,一切無,一切亦有亦無,一切非有非無。先簡凡情後顯正義,名之曰念佛三昧。

從「念佛法門,初修世諦借緣起之功,念佛念到無念,便入第一義諦。」這一段話可看出修念佛三昧,有入、住、終,三個步驟。第一步驟:初修世諦借緣起之功。中間過程:念佛念到無念。目的:便入第一義諦。

無論染淨,凡是有相,皆是世俗諦;所以念佛是世諦,開始念佛叫作「初修世諦」;佛號從心起,以「心」為因,「念心所」為緣,藉心心所的因緣而起佛號,叫作「借緣起之功」。

「念佛念到無念」的無念,約性相二宗而解,則有不同的說法;若無念是指妄念空,則是相宗所說之相空;若約性宗而言,則念佛之心性本來寂滅,當體無念,名之為性空。

上文中提到「緣起」是入門修習之鑰。另外在《佛藏經描仿》也說到:「持名一法,始修時係借緣調心,持至一心不亂,即契實相。」[2]

至於如何借緣起之功念佛?緣起與念佛之間的關係如何?入、住、終,三個階段,要如何起行呢?以上諸問題是本稿的關心點。

本文以《性緣問題之申論》〈與念佛的關係〉一文為導,由於時間及能力有限,筆者將只以「緣起」為主,探討念佛法門與賢首五教(小、始、終、頓、圓)所談的四種緣起之關係。並勘定「借緣起之功」念佛時,念佛法門在判教之定位,搜尋其中斷惑與修證的階降,以之探究修習念佛三昧的淺深廣狹,與所對機教的差別。進一步確實說明──念佛法門是圓頓大乘。

在資料選擇方面,《佛藏經描仿》[3]也談以緣起為念佛的修習方便,證入實相念佛;《佛七講話》第一集,談及大小乘念佛所證智慧的差別。另外《華嚴問答》[4]、《華嚴遊心法界記》[5]談性起,《唯識論》[6]談賴耶緣起,《勝鬘經》[7]《大乘起信論》[8]談如來藏緣起,《賢首五教釋要》[9]談五教斷惑與修證之差別,是本稿的參攷資料之一。

又引《性緣問題之申論》〈緣起與性起〉[10],談一乘緣起與三乘緣起的差別,以及性起與法界緣起之關係等文;並以自體相即、力用相入的觀念,分析與探討性起與念佛的關係。盼能藉此,以闡揚法界緣起與念佛法門本是一家之宗旨。

2.緣起與念佛的關係

2.1緣起總說

一切諸法(有為法),皆因種種條件(即因緣)和合而成立,這種道理稱為緣起。亦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種條件之互相依存而有變化(無常),此為佛陀對於現象界各種生起、消滅之原因、條件,所證悟之法則。

各種因緣所成之法,皆可稱為緣起、緣生、緣生法、緣已生法。然而根據尊者望滿[11]之說,「緣起」與「緣生」之法,兩者略有所別,即若就其「因」而立名者,即為「緣起」。若就其所能生起之「果」而立名者,則為「緣生」。

緣起法則,有佛無佛,法爾如是。若從教理史觀之,無論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莫不以緣起思想為其根本教理;於原始佛教,以《阿含經》之十二緣起說(十二因緣)為始;繼有大乘唯識[12]、《攝大乘論》等[13]之賴耶緣起說,《楞伽》[14]、《勝鬘》[15]、《大乘起信論》等之如來藏緣起說(真如緣起說),華嚴宗之法界緣起說,以及密宗之六大緣起說[16]等,形成一貫之佛教歷史思想;又與《中論》、天台等之「實相論」[17]共為佛教教學之兩大系統。[18]

於大眾部、化地部中,將緣起法列為九無為法之一[19];但是小乘教將緣起法列入無為法,則與大乘教所說的緣起有出入[20];而一乘圓教的法界緣起,緣起即無性,無性即緣起,緣起法當體即是無為,在一乘教所說的緣起是圓融具德,如後所說。

2.2緣起種類

據《大毘婆沙論》卷二十四[21]記載,佛陀為攝受眾機,所施設之緣起法有一緣起、二緣起、三緣起、四緣起,乃至十一緣起、十二緣起等數種之多。其中,一緣起係指一切之有為法總名為緣起者;二緣起指因與果;三緣起指三世之別,或指煩惱、業、事等三者;四緣起指無明、行、生、老死等。

另外,華嚴宗亦以「緣起」為其主要教理[22],而又結合判教,除頓教外,於小、始、終、圓,分別各說一緣起:(一)業感緣起,(二)阿賴耶緣起,(三)如來藏緣起(真如緣起),(四)法界緣起。

這四種緣起與乘教的關係是:於小乘教說業感緣起,於大乘始教說賴耶緣起,於大乘終教說如來藏緣起[23],於圓教說法界緣起。頓教因是無相離言之宗,是不涉教相之教,所以無緣起之說。[24]

2.3念佛與四種緣起

以下依華嚴宗,結合判教所立的四種緣起,說明念佛借緣起之功入第一義諦的差別。

2.3.1業感緣起

所謂業感緣起,即是惑、業、苦三道輾轉輪迴,因果相續的現象。蓋「惑」為心之病,「業」為身之惡,「苦」為生死之果報;以心之病為緣而造身之惡,由身之惡為因而感生死之果;如此惑、業、苦三道輾轉,互為因果,故稱業感緣起。所謂三世因果、十二因緣觀即由此而來。[25]

如阿含經典多處所闡明之十二支緣起[26],謂「無明」為「行」之緣,「行」為「識」之緣,乃至「生」為「老死」之緣,「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以明示生死相續之理,同時亦由「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之理,斷除無明,以證涅槃。

此緣起之理乃佛陀成道之證悟,為佛教之基本教理。蓋佛陀對印度諸外道所主張「個我」及諸法具有實在之自性等論點,均予否定之,而謂萬有皆係相互依存,非有獨立之自性,以此解釋世界、社會、人生及各種精神現象產生之根源,建立特殊之人生觀與世界觀,成為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哲學、思想之最大特徵。

此業感緣起,在聲聞乘以四諦法的生起與還滅,作為修道證滅的方法;緣覺以十二因緣法的生起與還滅,作為修證滅的方法。

若以念佛法門,作為四諦與十二因緣的還滅助緣,即是業感緣起的還滅。先以四諦為例:心起佛號,佛號與心完全相應時,念佛心中沒有妄想,沒有煩惱,是斷集離苦,是修道證滅;一念清淨一念佛時,是清淨念即是證寂滅時。

再以念佛觀十二因緣的還滅。以愛、取、有,為第二重現在世的因果而言,念佛時沒有愛染心則不取著,無愛取則不受後有,不受後有則無生老死。現在世不起惑業,則未來世不感苦果。

若從無明談起,則依念佛心念佛,念到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此是以念佛因緣,修證十二因緣的還滅。

若探討業感緣起還滅時,心性的廣狹與乘教的差異,則念佛念到心性非有非無時,家師說:這種心性在小教叫作「無漏性」,大乘教叫作「自性清淨心」。[27]此無漏性即是十二因緣還滅;再略說之,則是四聖諦顯發。

以念佛得業感緣起的還滅,約賢首五教而判,屬於小教緣起;可了三界的有漏分段生死。

2.3.2賴耶緣起

2.3.2.1通說「與念佛的關係」

「賴耶緣起」是以業感緣起為所緣而生之法。賴耶,阿賴耶之略稱,義譯為「藏」,乃「種子」之義;即微細不可知之一大藏識,為一切有情的根本所依。一切千差萬別之現象,是此藏識所執持之種子所現行,此為「種子生現行」。於此同時,種子所現行之萬法,又於藏識中新熏其種子,此稱「現行熏種子」。如是「本有種子」、「現行」、「新熏種子」三法「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輾轉相生,互為因果,無窮始終。[28]這是大乘始教之相宗分教,也就是唯識宗的緣起說。

念佛心藉緣起之功用,念佛念到空妄念、淨念相繼時,即是以念佛之現行業熏種子,此被熏之念佛種子,稱為「新熏種子」。在藏識中種入阿彌陀佛名號的種子,此名號種子起現行時,現行的身、口、意業皆是藉名號之功德而顯發善行。現行再反熏種子時,阿賴耶識中又增加新熏的佛號種子。由本有種子、現行、新熏種子等三法之輾轉相生,互為因果,可轉八識成四智。初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時,就能嚐到什麼叫作「借緣起之功,念佛念到無念」。

雖然相宗分教也談無念,但此無念是指空妄念,也就是妄念及妄境界皆空,或可說為空妄染;如此之「空」是相空,不是性宗所說的性空。

2.3.2.2別說「與念佛的關係」

賴耶緣起在四緣中的重心,是以因緣為主,例如,上面所說的「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即是談因緣。

本段再以四緣,各別談賴耶緣起與念佛的關係。凡諸法生起時,其緣共有四種: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無論有漏無漏,皆具足這四緣。佛號在心中生起,也是如此。

「因緣」的體性有二類,一是種子,二是現行。既然第八阿賴耶識中能含藏善、染、無記等一切法,那麼我們就從含藏善種子來談念佛種子。這種子又有二種功能,一是種子生種子,二是種子生現行。[29]若是種子生種子,則於異時能引生自類之種子,這是異熟果報;舉例來說:現世種佛號種子,當來往生彌陀淨土。二是種子生現行,於同時能生起自類之現行,此即在第八識的佛號種子,在七轉識起現行。例如,口能出聲念佛,耳能諦聽。又如意根默念佛號,意識觀察。

再談現行因緣的體性,現行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轉識之現行能熏成本識(即第八識)中之自類種子,這叫作現行熏種子。又以念佛為例,無論出聲念佛,或是默念,都可以熏第八識中的自類種子,讓本有的佛號種子更肥碩。

以上是從諸法生起的因緣體性,藉賴耶緣起之功,談念佛與緣起的關係。

念佛法門的成就在於淨念相繼,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是靠「等無間緣」之功。此緣能前念引生後念,念念相續,無有間隔。例如,前念的阿彌陀佛滅,後念的阿彌陀佛生。滅滅生生,生生滅滅,念到阿彌陀佛相繼無間時,則能離一切妄相,即一切真實法性。此時阿賴耶識雖有生滅相,但是行者已能嚐到生生滅滅的當下,即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體。

若約「所緣緣」而談念佛心所對的境界,耳根聽到的念佛聲塵,是「疏所緣緣」;意根所對的佛號是「親所緣緣」。最後,一切的善因緣,皆是淨念相繼的「增上緣」。

2.3.3如來藏緣起

如來藏緣起即是以賴耶緣起為所緣而生的,所以說:「八識通如來藏,具生滅不生不滅。」[30]

如來藏緣起又作真如緣起。此如來藏緣起依眾生心,開出心真如門、心生滅門二義。因為如來藏在《起信論》中,是心真如門所說之體;在心生滅門則以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而成阿賴耶識。[31]

《起信論疏筆削記》說:「如來藏緣起者,即如來藏心,隨染淨緣起成諸法也。」[32]就真如門而言,如來藏乃一味平等之體;就生滅門而言,如來藏由染緣而現六道,由淨緣而出四聖。蓋以「真如之體」為因,「因緣之用」為緣,而生「生滅之相」。由此三法而得生滅之果,此中生滅之果,即是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的阿賴耶識。

所以眾生之生死流轉、還滅涅槃,皆依含真如之如來藏佛性。此一味平等之真如,乃為從本以來不增不減之實體,為染淨緣之所驅而生種種法,故名如來藏緣起。

本段文借如來藏緣起,談如何以念佛借緣起之用,令如來藏出纏。並依《起信論》所說「五意」[33]與「六染」[34],探討生滅因緣的還淨。

如來藏在生滅門,藉念佛之淨緣,念到妄念空時,行者本身才發現,眾生與佛之真如自性本來平等;「真」是離妄染,「如」是心性本來不動。

妄念在《起信論》中有九相[35],即是三細與六粗,其中六粗的前二粗與三細是五意所生之相。真如受無明熏,而生三細相,又以三細中之境界為緣,而長六麤相。從染還淨時之生滅因緣中,若滅執取相與計名字相,雖然未見法性,但是已能嚐到什麼叫作空妄染。若再把念佛心沈靜一點,則能見到妄念剎那剎那相續;若斷相續識一分,就叫作破一分無明,此時得見一分法性,證法性身一分的緣故,假名法身菩薩。

若依念佛法門,念佛念到斷「相續識」[36],即是見法性,見到法性本來不生,此本來不生之境界,是第一義諦,所以見法性就是見第一義諦。此時僅是大乘終教的見道位,還須經過修道位,才能入究竟位,入究竟位就究竟入第一義諦,是終教的妙覺位。

大乘終教修證方法,也可以從始覺破四相,契合本覺的角度而言之。以始覺之功,斷生、住、異、滅四相,破住相時,證法性身,少分見四相本來平等,名隨分覺,即是地上菩薩;最後破生相無明時,見四相本來究竟平等,此時始覺契合本覺,名究竟覺, 究竟入實相第一義諦。以上詳見《起信論疏記》[37]

若論二諦融通,二乘與初發意的三賢位菩薩,名為相似覺,所以「相似融通二諦」乃指大乘終教賢位的菩薩;因為十信滿心的凡夫入初住位時,已相似見真如自性了。附帶要提的是:終教的初住,與小教的初果,已是始教的初地了;[38]若約唯識宗,初地已上菩薩已能修法空觀[39]

如來藏緣起,若根據《大法鼓經》所說:是大乘終門。所以念佛法門在始教入大乘初門後,以大乘終教為終門。

又根據明朝憨山大師說:如來藏緣起是入華嚴法界之門[40]。從終教直入一乘圓教,所以念佛法門可以直入一乘。

然而在五教之中,終教與圓教之間,立一頓教。頓教談一念不生,念佛念到無妄心之境界相時,此時一心之中唯是實相、第一義諦之相;雖離境界緣起之相,若約念佛心而言,仍有淨念緣起,此念佛心「不住有,不住無,不住亦有亦無,不住非有非無。」不住有即是無,不住無即是有,不住非有非無便是亦有亦無,不住亦有亦無便是非有非無。先簡凡情後顯正義,名之曰念佛三昧。所以念佛三昧亦名華嚴三昧。

念佛三昧是華嚴三昧之說,在下文念佛與法界緣起的關係中,試說明之。

2.3.4法界緣起

由上可知如來藏當體即是真如,非在如來藏之外另有真如。如是一切萬法由如來藏變現的道理,即說明萬法互相融通,緣起無礙,華嚴宗稱此現象為法界緣起。緣起大用窮極於此,為華嚴一宗之特色。具體而言,法界緣起即謂法界之事法,無論有為無為、色心依正、過去現在未來等,盡成一大緣起,相即相入,而無任何一法單獨存在者。故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就諸法之勢力而言,具有一(一法)多(一切法)相入之義;就諸法之體性而言,具有一多相即之義。華嚴宗乃以此相入相即之妙義,闡釋法界萬有相融無礙之極理。[41]

若論法界緣起與性起的關係,由悟入真如自性,稱性而起,依此立名為性起,此約人生觀而立名。另外,宇宙萬法,自體相即,力用相入,依此道理立名法界緣起,此約世界觀而立名。雖然法界緣起,有佛無佛法爾如是,但是要在見性之後,方能證知法界從緣起,萬法唯心。

以下約兩點談念佛與性起的關係。先約「因果」,談性起與念佛關係;次約「體用」,談性起與念佛的關係。

因果則分「緣修因果」與「性起因果」。緣修因果有修因致果之相,既有修相則是三乘緣起;性起因果是約理實之境談因果不二,因賅果海,果徹因源。此即因即果之道理,是一乘緣起,是法界緣起,是事事無礙法界。

約體用談性起與念佛的關係,是談自體相即,力用相入,相即相入,緣起無礙,是法界緣起,事事無礙。

2.3.4.1約緣修因果與性起因果談念佛

法界緣起即是性起。若約《華嚴問答》比較念佛與三乘緣起及一乘緣起的關係,則以三乘緣起念佛是緣修因果,以一乘緣起念佛是性起因果。引文如下:

「問……此經自普賢性起二品,明性起因果。不知云何為緣修因果,云何為性起因果耶?

答:從聞熏習三慧方便緣,以修行所生顯之義,名為緣修因果。即此緣修因 果法,順自不住實性故。雖隨緣生顯,而從本不生,故生即不生,不生相不可得之義等,名為性起因果。」 (《華嚴經問答》卷2,T45,609c)

聞熏習,即聞思修三慧,以聞思修之方便緣,而生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以聞思修方便緣,而生而顯,故名緣修因果。緣修因果者,聞思修方便緣為因,生顯無上菩提為果也。

即此緣修因果法者,謂即此聞思修因,無上菩提果,修因致果之法也。係順自修習之功,是有為因果。有為則有生有滅,所以不住諸法實性,乃稱緣修因果。

至於諸法實性,則雖隨聞思修方便緣而生顯,但從本以來,不生不滅。所謂不生者,非是生以外另有不生,不生外另有生。如果生以外另有不生,此不生即是斷滅。如果不生以外另有生,此生即是定性有。所以生即不生,猶色即空也。不生即生,猶空即色也。以生即不生,不生即生故,所以生相不生相,俱不可得。如是之義,名性起因果。……於是我們可以知道,緣修因果者,修習之行也。性起因果者,理實之境也。」[42]

諸法實性即是第一義諦,雖然藉念佛方便而圓顯,但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以生即不生,不生即生故,所以生相不生相,俱不可得。」生即不生,所以念佛之念「念而無念」;不生即生,所以無念而念。念相與無念相俱不可得,所以念佛是性起因果。若說念佛是三乘緣起,則是從修習之行論之,例如持名念佛,是屬於緣修因果;若說念佛是一乘緣起,則是從理實之境論之,例如實相念佛,是屬於性起因果。

2.3.4.2約相即相入談念佛是法界緣起

家師在《性緣問題之申論》〈性起與緣起〉中,引《華嚴遊心法界記》,談緣起與性起。

《華嚴遊心法界記》:「問:若如是者,但是性起,云何得有緣起法門耶?答:即上力無力相由名為緣起。何以故?由彼此相奪,果方生故。即彼此相由 ,而無自性,無性為果而生,生即不生,名為性起。」[43](T45, p. 649b。)

本段文藉性緣與念佛的關係,約相即相入談念佛是法界緣起。

「華嚴宗論緣起體用,有力無力言之頗多。《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四(T45,p. 503a)。云,以緣起法皆有二義,一、空有義,此望自體。二、力、無力義,此望力用。由初義故得相即,由後義故得相入……」[44]

由上文得知,談空與有相即,是望法的自體而言,一切法自體無性,所以能相即。再進一步談,性宗談空,此「空」是無為法,此無為是有為之無為;性宗談有,此「有」是無為之有為,有為與無為自體相即。所以說:有為即無為,無為即有為;色即空,空即色;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空與色自體相即,無為與有為自體相即,無念與念自體相即。

若談法之「相入」,是望力用而言。

「緣起法約體言,即空有二義。空者,即無性義。有者,即隨緣義。所以無性隨緣,隨緣無性,謂其體也。

緣起法約用言,即力、無力。由力、無力,互相攝入,乃有緣起力用。由空有義,所以得相即。由力無力義,所以得相入。相即故相入,相入故相即。相即者,即相攝相奪義。例如色即空,便是空攝色,空奪色。空攝色奪色,則色入空,空顯色隱,全色即空。故空有力,色無力。例如空即色,便是色攝空,色奪空。色攝空奪空,則空入色,色顯空隱,全空即色。故色有力,空無力。如是方有緣起力用。故知緣起法,體用交徹,攝入無窮。」[45]

若法界緣起以念佛談其「相即」之自體,與「相入」之力用,其應用實例如下:

念而無念,念即無念,便是無念攝念,無念奪念。無念攝念奪念,則念入無念,無念顯而念隱,全部的佛念當體即是無念。此時無念有力,念佛心無力。

五教初終證位對照表[46]

五教

四果

十信

妙覺

十信

妙覺

十信

妙覺

十信

妙覺

總別相念

 

加行

 

三果

 

絕分

 

七地

世第一

 

五地

 

 

七住

 

二行

五住

 

十行

 

初住

 

七住

 

二地

十住

 

七信

 

九信

 

二向

 

二地

佛身

成劣應身佛

成勝應身佛

成受用身佛

成法性身佛

成無障法界身佛

說法

說小乘諦緣之法

說大乘空相之法

說大乘藏心之法

說一乘真性之法

說一乘法界之法

轉乘

轉凡成聖

轉小成大

轉權成實

轉漸成頓

轉偏成圓

無念而念,無念即念,便是念攝無念,念奪無念。念攝無念奪無念,則無念入念,佛念顯無念隱,全部的無念即是佛念。所以念佛心有力,無念無力。這是藉法界緣起力用,顯念佛心當體無念,體用交徹,念念互攝,念念互入,重重無盡。

2.4依念佛斷惑深淺較量緣起差別

以上雖已借念佛之方便,於華嚴宗所立四種緣起中,提出各別的功用來對治惑業,但未知其斷惑差別有何不同,所以下文依賢首五教之斷惑修證,較量念佛法門借四種緣起之功,入理差別。請參閱下圖──五教初終證位對照表。

2.4.1小教

小教以業感緣起還滅,所得極果,若論聲聞,是四果阿羅漢;但是在大乘始教是登七地。若論初位,聲聞位在五停心位時。約小教入佛位的漸次而言,是在第一阿僧祇劫,相宗分教是在資糧位,空宗始教是在乾慧地。[47]所以說聲聞辟支佛雖終成,尚不及菩薩初入道門,更何況大乘佛果呢![48]

聲聞乘以觀因緣智,修四諦斷集證滅;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觀因緣生起與還滅,斷無明、行、愛、取、有。

2.4.2始教

始教初位在十信位,所斷之惑是伏二障,即伏煩惱障與所知障,約相宗是資糧位,約空宗是乾慧地,約小教是停心位、別相念、總相念。

始教佛位,斷二障分別俱生現行種子習氣盡。此時在大乘終教,僅是二行位。因為始教所認為的惑盡,在終教僅是伏分別法執與俱生法執的種子麤分。若約「六染」[49],則是離「執相應染」[50]

所以念佛借賴耶緣起之功,念佛念到斷二障分別俱生現行種子習氣盡時,仍需進一步用功。

2.4.3終教

終教在十信位,是伏分別俱生現行細分,小教此時是加行位,始教是世第一位。

終教的妙覺位,斷二執現行種子習氣盡,在頓教是二地,僅頓斷習氣十二分。所以念佛借如來藏緣起之功,雖是破「生相」[51]無明,除「無明業識」[52],斷「根本業不相應染」[53],此時仍有習氣未盡。

2.4.4頓教

頓教在十信位,是頓伏二執中,除我執分別俱生現行細分,成始覺中凡夫「名字覺」。在小教已是三果,始教已是五地,終教是五住。在「生、住、異、滅」四相中,已得「滅相」[54]無明,但未完全除「異相」[55]無明,三賢位未滿,所以乃是凡夫名字覺。

2.4.5圓教

圓教在十信位,是已伏分別俱生種子細分,成始覺中名字覺;在始教,以下絕分[56];終教是十行,頓教是十住。在妙覺位圓斷二執現種習盡,成無障法界身佛,說一乘法界之法,令偏教菩薩、回心佛果二乘、上上根凡夫外道轉偏成圓。

3.念佛法門是圓頓大乘

總結上文,念佛法門三根普被,修因致果,直入一佛乘,顯性修不二。約修習之行而言,藉緣起之功,在小乘還滅業感緣起,所得之極果,約智慧而說,是無漏慧。若大乘始教與終教,則依賴耶緣起與如來藏緣起,乃至頓教、圓教,入法界緣起,所修得的是顯自性清淨心,是中道慧。

再約性修二門,作兩點結論:

一、先約「性」作結論:約理實之境而言,心念佛時,當下即入佛法界,所謂一步到步步到,初發心即成等正覺,因賅果海,果徹因源,位滿處即是因圓。若要以念佛心,見淨念是法界緣起的道理,必須要淨念相繼。

二、約「修治」作結論:1.念到不起十惡業,是入十信位之凡夫。念到不起執取相與計名字相,發無漏慧,是二乘聖人。2.念到妄念不起時,此時名為空妄染,是大乘始教之見地。3.此時會進一步發現,原來妄念與佛念,同一無性;原來眾生心中之如來,與如來心中之眾生不一不異,平等不二,此是大乘終教之見地。4.再進一步說,原來妄念一念不生,離四句,妄心中絕百非,唯是淨念相繼時,此時念佛心當體即名為佛,此是一乘頓教之境界。5.念佛心互攝互入,此時說有一切有,說無一切無,說一切亦有亦無一切亦有亦無,說一切非有非無一切非有非無。即四句顯佛法正義,是一乘圓教之境界。

頓教雖不立緣起說,但是其解行卻是介於如來藏緣起,與法界緣起之間;所得的自性清淨心,是從一念不生而詮釋。此一念不生乃是所念不生,能念不生,甚至令能所不生之心也不生;若以空解釋,則是所念空,能念空,甚至空能所念之心也空;此即所謂不住有,不住無,不住亦有亦無,不住非有非無。一切法不住,所以說:離四句絕百非。百非既絕,則戲論止息,凡情見滅。如此心無所住,是在如來藏緣起與法界緣起之間,是一乘頓教境界;因為頓教在一念不生之際,唯是一真如心[57]

若藉緣起之功,修至顯理實之境時,即入第一義諦。一切不住以後,即顯佛法正義,所謂「不住有即是無,不住無即是有,不住非有非無便是亦有亦無,不住亦有亦無便是非有非無。故到此地步,便是一切有,一切無,一切亦有亦無,一切非有非無。」此是法界緣起,說有一切有,說無一切無,說亦有亦無一切亦有亦無,說非有非無一切非有非無。此時事事無礙,所以橫說橫對,豎說豎對。家師說:「先簡凡情後顯正義,名之曰念佛三昧。」所以念佛三昧分通一乘圓教。

所以念佛法門藉緣起之功修習,遍該五教,終極處是圓頓大乘。

[1] 《性緣問題之申論》,釋智諭法師撰,西蓮淨苑出版社(以下簡稱《性緣問題之申論》),p. 15-7。

[2] 《佛藏經描仿》,釋智諭法師撰,西蓮淨苑出版社,p. 34。

[3]  同註3。

[4] 《華嚴經問答》卷2,(T45, p. 609c)。

[5] 《華嚴遊心法界記》卷1,(T45, p. 649b)。

[6] 《攝大乘論釋》卷1,(T31, p. 328c)。《唯識三十論講話》,井上玄真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p. 84。

[7]  T37, p. 74a。

[8]  T32, p. 576b8。

[9] 《賢首五教釋要》,釋慧常法師撰述,台北:大乘精舍印精會印行,p. 199-231。

[10] 《性緣問題之申論》 p. 39。

[11]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9,( T29, p. 50a)。《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3,( T27, p. 118b)。

[12] 《攝大乘論釋》卷2,(T31, p. 328c)。《唯識三十論講話》,井上玄真著,p. 84。

[13]  同註12。

[14] 《入楞伽心玄義》卷1,(T39, p. 426c)。

[15] 《勝鬘經疏》卷1,(T85, p.276c)。《勝鬘寶窟》卷5,(T37, p. 74a)。

[16]  真言宗根據《大日經》和《金剛頂經》成立「六大緣起」的說法,也就是成立了即身成佛的理論。《大日經疏》說︰「我覺本不生,出過言語道,諸過得解脫,遠離於因緣,知空等虛空。(中略)我即同心位,一切處自在,普遍於種種,有情及非情。阿字第一命,瞀字名為水,囉字名為火,忯字名為風,佉字同虛空。」這兩個頌文,說明六大的實體──種子字,由種子字產生六大的──(地、水、火、風、空、識)形、色、性類。(《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六)》, p. 3265.2)

[17] 《佛祖統紀》卷6指出,慧文因看到《大智度論》卷29中有「三智(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實在一心中得」之說,及《中論》卷4「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一偈,悟入「一心三觀」的觀行方法,並傳給南嶽慧思,慧思又由《法華經》義旨構成諸法實相論,於是「一心三觀」和「諸法 實相論」遂為此宗的主要思想。(《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三)》, p. 1239.2)

[18] 《雜阿含經》卷12、《中阿含》卷47《多界經》、《大毘婆沙論》卷23、《品類足論》卷6。

[19]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45:「大眾部說九無為:謂三及四空、緣起支性、聖道支性。化地部亦九。」( T36, p. 346c)

[20]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2(T44, p. 115a15):「如化地部對大乘師。立九無為皆有實體。違大乘師。除真如外無實體故。」《成唯識論述記》卷4,(T43, p. 290c):「大眾等四部立九無為,化地部亦執有九,各各不同,此下方破。此等無為,離心心所體非實有,許無為故。」

[21]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4,(T27, p. 122a)。

[22]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40,(T35, p. 807b)。

[23] 《華嚴經探玄記》卷16,(T35, p. 413c)。《華嚴一乘成佛妙義》卷1,( T45, p. 779a1)。新羅.見登之集。

[24]  參閱《佛光大辭典》(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編著,佛光出版社,以下簡稱《佛光》),p. 1821。

[25]  參閱《佛光》,p. 1821。

[26] 《雜阿含經》卷12,(T2, p. 85b-86b);卷14,(T2, p.98ab,100a,101b)。《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卷1,(T14, p. 768c)。

[27] 《佛七講話》第一集,釋智諭法師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 p. 186-187。「不管你修什麼法門,都是要不昏沈不散亂。若能既不昏沈又不散亂,一剎那,你那個心不思善,不思惡;一剎那之間,你那個心非有非無。這種境界,小乘叫它『無漏性』,大乘人叫『自性清淨心』」。

[28]  參閱《佛光》p. 1821。

[29]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卷3(T26, p. 547b)。《唯識三十論講話》,p. 224-229。參閱《光
  辭》p. 1832。

[30]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卷1,(T44, p.61c)。

[31] 《大乘起信論》卷1,(T32, p. 576b8)。

[32]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3,(T44, p. 312b)。

[33]  五意:業識、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T32, p. 577b)。

[34]  六染: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現色不相應染、能見心不相應染、根本業不相應染。(T32, p. 577c)。

[35]  九相: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T32, p. 577a)。

[36]  相續識:五意之一,(T32, p. 577b)。

[37] 《卍續藏經》71、72冊。

[38]  見拙稿《賢首五教釋要》p. 208,大乘精舍印經會印行,A.D.2000。

[39]  參閱《成唯識論》卷9。

[40] 《卍續藏經》72冊,p. 154a。

[41]  參閱《光辭》p. 1821。

[42] 《性緣問題之申論》〈緣起與性起〉,釋智諭法師撰,西蓮淨苑出版社,p. 44-45。

[43] 《華嚴遊心法界記》卷1,(T45, p. 649b)。

[44] 《性緣問題之申論》,p. 46。

[45] 《性緣問題之申論》,p. 45-47。

[46]  參見《賢首五教釋要》,p. 199-234。

[47]  參見《賢首五教釋要》,p. 199-231。

[48] 《大智度論》卷71(T25, p. 555a)。

[49]  六染: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現色不相應染、能見心不相應染、根本業不相應染。(T32, p. 577c)。

[50]  卍續72, p. 460b。

[51]  卍續72, p. 406a。

[52]  卍續72, p. 432a,446b。

[53]  卍續72, p. 464b。

[54]  卍續72, .p 402b。

[55]  卍續72, p. 403a。

[56]  參見《賢首五教釋要》p. 228。

[57]  參見《賢首五教釋要》,p.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