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實的聽眾

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釋慧秀整理 師父: 初創草堂  蓮風法雨26, 弘宗演教  二諦導淨土。 法堂座下  四眾無分別, 般若諦理  開解眾生慧。 桃園講堂  企盼師父臨, 莫說明天  後接不去了。 這是民國八十七年,桃園講堂為師父暖壽時,我負責恭誦的一段祝壽詞。「莫說明天,後接不去了」其緣起是:五個講堂,除了桃園之外,其他的,師父都曾蒞臨開示。所以,我們竭誠跪求,恭請師父佛光普照。師父慨然應允,說:「明天」。大家歡喜踴躍!只聽師父接著說:「明天不去」……。...

遇師恨晚

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師父圓寂了。初聽這個消息,心裡真是百感交集。學佛的嚮導,在沒有任何的預警下,就這麼圓寂了。很後悔的,沒有在師父身上多學點師父的德行;很慚愧的,在學佛的過程中,還沒有得到一點法味,師父就這樣圓寂了。 記得最近一次藥師法會上,頂禮師父時的情景。那時師父坐在輪椅上,雖身體明顯無法坐立,但兩眼有神,其德相莊嚴,不必任何言語,已攝受了我,讓我感到法喜。...

上求下化菩薩行

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錄自《佛七講話》〈悲智雙運成就佛道〉中之一段文—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那是菩薩行。所謂菩薩,登地一直到等覺,都是菩薩。菩薩救度眾生,宣稱佛法,稱為悲智雙運…… 憶起四年前,大概四月份的一個星期日上午,第一次到淨苑法堂聽經聞法。講堂裏的法師、居士,可說是座無虛席。忽然從後面傳來佛號,聲聲阿彌陀佛……回頭一看,四、五個居士用輪椅抬著師父到法堂大門前,然後再由另一位居士推著輪椅進來,抱到講台椅子上。...

修行要趁早

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當我要寫師父的紀念文時,竟不知如何下筆。因為師父的恩澤實在太多了……故僅就我親近師父的那段期間所發生的事,做一回顧: 大約是在八十一年的六、七月間,我到淨苑想求出家。見到師父時,師父面露威嚴的問:「你來幹什麼!」看著師父的表情,嚇得不知所措,我以為師父在生氣,殊不知那是師父慈悲在考驗我的決心。而師父看到我這副笨拙的模樣後,笑笑的告訴我:但看因緣。並隨後又說:暫時住下,隨眾作息。...

見佛聞法

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心奉(楊明鳳)整理 法秀居士,本名王金枝,七十四年依師父座下皈依三寶。從講堂成立至今,全心全力護持,不遺餘力。 每當講堂共修之前,他總會提早到達,很歡喜地排著一朵朵蓮華—蒲團,成就大眾念佛的因緣。不僅恭敬三寶,虔信佛法,歡喜布施,廣結善緣;在師父以及諸位法師的教化之下,平常更是精進念佛不懈,日課至少五萬聲佛號。 或許是宿世善根深厚,他每一次見到師父,總會感動流淚,如同見到阿彌陀佛,以及自己的父母般親切、法喜,對師父的感恩之情,由此可見一斑。...

那一抹微笑

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你們知道嗎?師父會考人的。 八十二年底受戒完,要向師父謝戒。我們四人在蓮鄉外折騰了一會兒,梳穿整齊,戰戰兢兢地進入蓮鄉向師父頂禮三拜。當要退出時,師父一聲「卸衣」(卸下縵衣)。我愣了一下,怎麼來這一招!還好卸衣比較簡單,但在師父面前,手腦怎麼都鈍了,衣的那一角怎麼找不到呢?那時已入冬,四人臉色紅潤—拜師父所賜。看到師父那一抹微笑,如小孩般的潔淨、純真。師父!我好喜歡看您微笑。那笑容,甜在心頭,留在記憶。...

般若緣

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何其有幸能在師父的座下皈依,做一位三寶弟子,更何其有幸能跟隨著學習佛法,這是我自懂事來感幸福與滿足的事。回憶往昔,觀看今日的我,唉!如果沒有親近三寶,或許我早已不在人世。師父是我學佛的啟蒙恩師,他賜給我慧命。 十三年前,在一個因緣下聽到了與佛法有關的錄音帶後,即深深的覺得佛法具有一股不可思議的功德力。因為它改變了我不良的習氣、思想,開闊了狹小的心胸。因此我決心找個好的道場來學習。在小弟的接引下認識了西蓮板橋講堂。...

回首話當年

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八十九年師父生日的前幾天,聽說師父呼吸不順暢,有時需要藉助氧氣機,心裏很不忍,隔天上山問候。侍者說:「師父!慈英來看您了!」我很難過。這輩子第二次跟師父說話:「師父您有沒有比較舒服?生日快到了,要勇敢一點哦!」沒想到,藥師法會圓滿的隔兩天,師父就娑婆緣盡、淨業圓成了。誰說這不是老和尚再一次的示現呢? 當年,小女如鎮(即慧琛法師)想在西蓮淨苑出家。當一切準備就緒,帶著如鎮與法潔(即慧常法師)到山上見師父,我深刻地記得第一次跟師父說話:「如鎮就交託給您好好教導了!」師父沒說話,慈悲的笑容,至今還彷彿在目前。...

賜我慧命之慈悲父

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記得在民國七十六年二月間,法舜(妹妹)告知我,橫溪有個佛寺「西蓮淨苑」,有位師父弘揚彌陀淨土法門,很有修行,且相貌與父親神似。我聽了之後,就迫不及待的很想去拜見師父。 第一次由法舜帶我踏進淨苑,對其清淨幽雅之環境,倍感溫馨,也另有一番近鄉情怯的情懷。(我的故里,溪北里緊臨淨苑)只可惜,多番參訪都無緣見到師父,甚感遺憾。...

法情深深

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自慚善根微弱,根機淺薄,未能增進道業,及盡佛弟子振興佛教之一份責任。想起自己從三十一歲親近師父以來,經歷了人生的歲月消磨,修行路上也由懵懂無知,經過師父的提攜、指引,至今堪得成立一個共修會;而師父的教導之恩亦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