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師父曾開示要:「放捨自身,成就眾生。」他老人家就是如此,盡其全部的生命,教化眾生,培育我們。教我們增進道德、圓顯法身慧命,是生養我們法身慧命的「爸爸」。

記得在我剃頭出家的第二天,一大早,師父即叫我們三個沙彌尼到懷安堂,特別為我們開示:出家要斷煩惱障,要斷所知障……。如是連續有一段時間,每天都叫我們到懷安堂,特別訓話。

師父對我們管教很嚴。因為「智慧雖尊,非定莫深」,所以要我們看《沙彌律儀》;理以教顯,所以鼓勵我們背佛綱,入名相(教),以期進一步能入理。又強調出家要三年後,心才能定下來,剛出家妄念多。所以教我們要多拜佛,並且會隨時檢查我們有沒有切實實行。

另外師父強調:出家須具實德,千萬不可紙上清談,須腳踏實地。所以規定每個人要寫功過格。每天晚上切實檢討自己一天的功與過。每次在查寮時,師父都會檢查功過格,並且在上面批注。

我剛出家時,不會寫功過格,老老實實的將今天我因為怎樣,做錯了什麼事,所以打一個「×」。又因為什麼事,如何如何,所以打一個「○」。師父在查寮時,看了我做的功過格,說:「叫你寫功過格,是叫你自我反省,不是要你寫人我是非。」經師父開示,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寫功過格,目的是觀照自心,使心清淨。而不是寫一些是非,反熏染污了第八識。

師父管教我們嚴格,他老人家自律更嚴,從一些小細節即可看出。

有一次用齋時,大眾姍姍來遲,師父立即開示:遲到很損福報。師父不只是用齋,舉凡上殿、上課……從不遲到。小地方尚且如此重視,其他可想而知。難怪師父道高德隆。

師父一生弘揚彌陀淨土,教導我們要至誠懇切念阿彌陀佛。常聽師父開示要至誠懇切,但一直不能體會到什麼是至誠懇切。一日,師父在一波堂外。我走到師父面前,請問師父:「什麼是至誠懇切心?」只見師父朝著一波堂走去,頭也沒回,邊走邊笑著說:「沒有天生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也是由人成的。」原來,至誠懇切心要耐心慢慢地培養,沒有天生的釋迦牟尼佛。

有一年打佛七,念佛念到第五天,下午師父開示時說:你們念佛都像在唱小調。我聽了非常納悶,已經很拼命在念佛了,為什麼師父說我們在唱小調?後來才知道,原來師父這麼說,是要我們念佛不能只是念聲塵,須有至誠懇切心。什麼是至誠懇切心?如飢思食,如渴思飲,以這種迫切之心念佛;又如母親思念小孩,念念不忘,佛號如是打從內心念出,方是至誠懇切。我們沒有這種心,難怪師父說像唱小調。

有一次,出坡時,戴耳機聽佛號。師父見狀,即叫:「慧陌!過來,你在聽什麼?」我答:「聽佛號。」師父說:「聽佛號還好,修行要六根清淨,不是聽聲塵。」為此師父還開示大眾:修道不是聽聲塵,是要聽那個能聽的性。

師父教導我們正確的修行路線,讓我們得知念佛之要。

由於我們正知見尚未堅固,師父為保護我們的聖胎,強調常住內部思想要純正,不讓我們熏習到不正確的思想。記得有一次,某學長在外面讀書,回來向師父報告,現在有所謂「大乘非佛說」的說法。當時我在一旁,很好奇的問這學長:「大乘非佛說的立論點是什麼?」師父馬上呵斥:「你問這個做什麼!」當時我感受到師父保護我們的用心良苦,如同孟母三遷般,苦心營造一個純正的修行環境,讓我們第八識裏不要熏習到不正確的種子。修行就是要圓顯清淨心,為什麼還要熏一些雜染的種子?所以常住沒有報紙,沒有電視。只有颱風時,才用收音機聽颱風消息。

從師父的教導中,我們感受到他老人家培育我們,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我們能以般若智慧弘揚大乘佛法,圓顯眾生的法身慧命,度眾生至究竟彼岸。又護法利生,須由僧團。所以為了常住長久的興隆,師父提出一個口號,僧眾必須「和為貴,忍為高」。並說:「我們要建立淨苑的精神︱和合!和合!和合!忍讓!忍讓!忍讓!」

所以師父很強調僧團和合。僧團和合,則常住興隆。常住興隆,就能廣度眾生,正法得以久住。所以教導我們,一切以「常住第一」;師兄弟間,要「甘苦與共,患難相扶持」。並且在我們剛出家時,就培養我們這種觀念,要「恭敬老戒,愛護新戒」。

記得剛出家不久,有一天下午兩點,知客師剛打完板。師父就壓對講機叫我們三個沙彌尼到一波堂。當時我們都心驚膽跳地想:糟了!師父找!不知道是做錯了什麼事?懷著忐忑不安的心來到懷安堂,只見師父慈悲地說:居士供養我這個喜餅,你們拿去分了吃,因為你們最小。我們聽了,又感動又好笑,本以為會被教訓的,竟然是有餅可吃。因為我們最小,所以有餅吃。這是師父教我們,老戒愛護我們,所以對老戒要恭敬,以後我們也要知道如何愛護新戒。

民國七十一年,我們受過大戒後,師父要我們負責印經會。並開示:

一、印經會不讓施主與常住背包袱。

二、印經會為半生產機構,因為自己銷售,有收入。

三、印經會將來要負起作慈善事業與弘法利生事業之任務。

四、印經會收支以量入為出為原則。

這是師父辦事的原則︱自給自足,不背包袱。因為施主經濟有限故。

在將印經會交給我們之後,師父就從不干涉,只是有時會關心的問:現在印經會怎麼樣?後來業務穩定以後,就很少過問了。不過,如果我們有不能決定之事請示,他老人家都會慈悲地教導。

師父成立印經會流通他老人家的著作,全然是為弘揚佛法,利益眾生,不為營利。雖然書籍是訂價出售的,是為了令眾生起珍惜法寶之心與不讓常住背包袱。

記得有一天,師父拿了一張請書的劃撥單給我,並特別交待:「這個人一定很窮,書照寄!」當時我還弄不清楚師父為什麼這麼說,及至回寮一看,原來這個人請的書訂價是一百元,而他只寄五十元。若不是師父交待,我可能會猶豫是寄?還是不寄?因為我還要花四十元的郵費寄給他呢!

後來,師父的著作流通遍及各地。尤其是大陸,不斷從各地方寫信來,請求贈送師父的著作。在聽到他們誠心求法寶之來信時,師父常感動得哭了,並且毫不猶豫地說:「給他寄去。」

師父最重視法。從親近師父以來,印象最深的是他老人家一直不斷地講說,或是為學長,或為居士,或是為住眾。並且也栽培學長、住眾練習講。

在念佛會週六晚上有學長佛綱試講。師父很重視佛綱,每堂課都會坐在一旁聽,從不缺席。記得有一次,佛綱課已經開始了,但住眾參加的並不多。師父見狀,很生氣地拿著柺杖到各寮去找人,並大聲地說:佛綱課怎麼不參加?學長講佛綱也是講佛的正法,一佛出世,千佛護持。只要是說佛的正法,不管台上是什麼人在說,都要去聽。

師父重法,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師父為培養我們的法身慧命,還特別帶領住眾修學經法。為了提醒大眾重視修學,曾開示:「我為了培養大家的慧命,才修學經法。如果你能得到一點小小的滋養,直至成佛,不減。因為什麼?此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只有圓現,現一分是一分……所以大家確實認識,我們修學經法,清淨莊嚴,要想把大家從魔的手裏救出來,所以我們要珍重!珍重!」(《圓覺經修學記》三六頁)

參與經法修學,是我最歡喜之事。開始時,我們好像小孩子,爸爸餵你吃飯,有時不愛吃,會東奔西跑的。而師父始終不厭其煩,耐心地誘導我們,教我們如何深入諦理,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好像爸爸耐心地追小孩子回來,叫他:你就是吃這碗「性空緣起,緣起性空」的飯,吃了能飽。

欸!在師父的帶領之下,久了,竟也吃出其中美味。當內心充滿與法性相應時的清涼與法喜時,不禁深深感謝師父的悲願苦心!師父就是要我們吃這碗般若飯,引導我們至究竟解脫處。

在修行路上,般若是把鋒利的寶刀,解開一切疑惑與煩惱;也是師父給我們最珍貴的寶物,是佛道上無盡的資糧;更是我們的法身慧命。若要度眾生了生死、出苦海,唯有依般若空慧,方能圓顯一切眾生本具之佛性。

如果我們能稍稍知道如何依般若慧,圓現自己慧命,並幫助一切眾生圓現慧命,且能於中嚐到些許滋味,這都是師父辛苦教導來的。師父是養我們法身慧命的爸爸。

以前師父在蓮鄉時,我們會相約說:「走!到蓮鄉看爸爸。」現在他老人家已安住常寂光,我們還是會相約:「走!到西方去看爸爸。」我們至心期盼當來得生極樂,再繼續追隨師父,盡未來際永不間斷。

師父是我們永遠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