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諭老和尚圓寂紀念集
一、偉哉師父功在法門
師父對於念佛法門的信念,可用一「忠」字表述。他說:「弘一大師『願為南山孤臣』,我們也要『願為彌陀孤臣』。」[1]又說:「聽人家說別的法門好,我的心動了,怎能忠於阿彌陀佛?要一心念阿彌陀佛,一即一切故;不可對阿彌陀佛不忠,不忠怎能往生?記住:無論什麼時候,對阿彌陀佛不可不忠。好像孝父母一樣,別人家父母再富有,我對父母還是孝。」[2]「要往生西方,要忠於阿彌陀佛,要忠心到底。其他的佛再好百千倍,我還是念阿彌陀佛。」[3]由於師父的矜持和力行,為念佛學人帶來最佳的身教和最高昂的士氣。
師父在對念佛法門的弘揚上,最大的特色就是義理性很強。單純而平實的法門,往往容易被視為單調和平凡。因此,明明是可以一生圓成佛道的珍寶妙法,卻經常讓有心於出離之道的人失之交臂,豈不可惜。
師父教宗般若,行在彌陀。而般若正是淨土的理性,淨土也正是般若的行持。他融通二諦,開演淨土,讓一句彌陀聖號的著力點鏗鏘紮實,亦且究竟圓滿。這樣一來,不但確保、堅定了念佛行人無比的信心;同時,也讓吾人在面對似是而非的「相似法」混淆視聽時,能夠智慧而理性地加以檢勘,不會因此搖擺、退心,甚或改弦易轍。回到原點,仍舊可以老實念佛──一句佛號念到底,絕不更改題目。師父的功德,堪稱無量!
有義理作基底、保壘,還要有明晰的行門指引,行人方不致盲修瞎鍊。師父上體彌陀本願,下契眾生因緣,剴切開示念佛法門的特色,並直捷點明念佛的修持要領。為具有忙碌、煩亂症候群的現代人開立出一帖清涼方劑,非但現前可得安樂,又可究竟生極樂。師父的教化,可謂厥功至偉。
以下擬從師父的著述,分就解門和行門兩方面來探索他老人家對淨土念佛法門的建樹。
二、解門
依沒有漏洞的義解去修行,才可望有了生脫死、圓成佛道的成就。有關師父在念佛法門中,對這部分的見地,分別陳述如下:
(一)二諦融通
念佛法門最容易為人輕視和垢病的,就是取相──著有西方,著有彌陀,透不出大乘法教「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的氣息。針對這一點,師父有極為精闢的發揮:
「有人說求生西方是著相,念阿彌陀佛是有念,佛法說無相無念,以此原因,認為淨土法門與佛法相違。彼不知相即無相,無相即相,念即無念,無念即念。故《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若於相外另有無相,念外另有無念,便著斷邊,不會中道。若於無相外另有相,無念外另有念,便著常邊,亦不會中道。故無性隨緣,無相即相,無念即念,無生即是往生。隨緣無性,相即無相,念即無念,往生即無生。」[4]
約世諦講,有相、有念、有往生;就第一義談,無相、無念、無生。然而,世俗諦即是第一義諦;故而,相和無相、念及無念、生與無生,是不一不異、融通無礙的。師父這樣的說明,足以讓看低念佛法門的人投誠懺悔、迴心歸命。
(二)定慧等持
念佛法門修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就是念佛定。很多人以為念佛定的功能僅僅是用來定心的,殊不知念佛定是有定也有慧的。念佛定若只有定力而缺乏智慧的話,縱然修到非想非非想的境界,也都還不了生死,報盡還墮啊!正因為念佛定是定慧等持,所以依之而修,可以了生脫死、成就佛道。師父在《蓮鄉集》中說到:
「定為慧之體,慧為定之用,全體起用,全用歸體,所以貴在定慧等持。如果有定無慧是外道,有慧無定是狂慧。故祖師禪不貴木然入定,須是定中能隨緣,隨緣不失定,一水起千波,波起水不動。
既然定慧二道即是佛道,則一切法門皆不離定慧,當知念佛法門亦不例外。念佛法門,在修念佛三昧,三昧者定也。念佛定須定慧等持,定則不變,慧則隨緣。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即念佛定。」[5]
師父這樣的指陳,不但讓我們確切掌握到修學法門的終極目標,不致忘卻本懷;同時,也讓我們徹底地看清念佛法門的修行方向,不會偏離軌道。有目標、有方向,可說半壁江山已穩固,剩下的,就全看行人的用功與否了!
(三)微妙三昧
法門若需要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環境去修持,那麼,問津的人一定有限;若普及性夠,卻修不出圓滿成就,也必定會讓行者感到興味索然。微妙地,念佛法門非但下手方便,同時功果殊特。師父開示:
「念佛定和其他的凡夫禪定,大不相同。和中國的祖師禪是一樣的。接引,雖然是三根普被,修起來是最上乘。凡夫禪定,把腿盤起來,木然入定,叫入定。他在定中和木頭差不多。念佛定不如此,它沒有出定、沒有入定。一天二六時,總在定中,二六時,雖然是作一切事,總是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者,就是一心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雖然如此,一心不亂,不妨作一切事情。所以它沒有出定、沒有入定。雖在定中,可以普度一切眾生;雖然普度一切眾生,總在定中。」[6]
不需要特地去營造,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修念佛三昧,所以,它是一種「沒有出定、沒有入定」的三昧。具有這種特質的,不折不扣地,它一定是一種大乘禪定;徹底地說,它就是般若波羅蜜啊!這一點,師父在《佛七講話》中也點明:
「如果各位發大心,修這種定,得三昧王。經上說,念佛三昧,為三昧王,出生首楞嚴大定,出生金剛三昧,出生師子吼三昧,出生佛性,出生般若波羅蜜多。願大家都發心修念佛定,也願大家,以念佛定,早圓種智。」[7]
師父智慧宏深,悲心深切,為度眾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此的指引,給予念佛行人十足的「有力感」。
(四)不勞觀想
一句名號,性相圓具,已十足夠用,可直達佛道。不需要行人再憑己師心,妄想取相,添加方法。師父當機指示:
「所謂觀想,不可胡觀亂觀,《十六觀經》講,如十六觀者,是為正觀。不如十六觀者,是為邪觀。
持名念佛就是大觀想。我今天把這個道理講給大家聽,如果觀想取相,就錯了。大觀想,是清淨心。不生妄想,才叫觀想。取相觀,皆是妄想。怎麼知道呢?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古德也講過,持名念佛不勞觀想。
其實觀想法門,《金剛經》有兩句話,說得最清楚了。第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觀想。六祖根據這句話,發揮出來,說本來無一物。如果你虛妄取相觀,那不成有一物嗎?《金剛經》又有一句話,也說明觀想,『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句話皆不出於一句佛號。
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心住一緣,就是心住阿彌陀佛。經上講過,菩薩參禪,唯念一佛。住於佛號,就不住餘法,就是無所住;可是念佛號,心裡邊清楚明白,所以說而生其心。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出於一句阿彌陀佛。誠心念佛的時候,不取於相,心住一處,湛然不動,那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怎麼叫如如不動呢?心不隨境轉,叫如如不動。平常人說好聽的,我們歡喜;說不好聽的,我們生氣。心隨境轉。念佛人好聽壞聽,皆觀它如化,所以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也不出一句阿彌陀佛。要實在說起來,一句阿彌陀佛,沒有一法不在裡邊。……
希望大家七天之中,至誠懇切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大觀想,用不著再另起觀想。另起觀想,皆是取相。」[8]
師父以理會正,非但讓人洞達「觀想」的真實義,更痛快地了解到淨土、般若原是一家親,而持名念佛即是大觀想──阿彌陀佛名號本身就是最豐富的色彩,不需也不必再增添其他色彩。行人大可安心地念佛,只怕自己用功不夠,不用擔心彌陀名號不夠用。師父解理的犀利,演教的逗機,令人一讚三歎。真可說是極樂法海的燈塔,領航著莘莘佛子前趨蓮邦。
三、行門
有究竟了義的理性作背景,還得有簡便普及的方法提供行人,才可達到「萬修萬人去」的度生效益。師父對於這方面的指南,臚列如后:
(一)聽清佛號
淨業行人都知道要念佛,然而,要如何「有效地」念佛呢?師父循循善誘道:
「持名不是叫你悠悠蕩蕩、飄飄浮浮持佛名號就是了,是要你一句佛號,發之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還之於心,這樣才能得到受用。
發之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還之於心,我們也加一番簡擇。雖然有四個要點,我們經過簡擇知道,只有兩個要點──就是發之於心,還之於心。
如果念佛,發之於心,還之於心,久久用功,會得一心不亂。
發之於心,還之於心,我們再加簡擇,怎麼能發之於心?怎麼能還之於心?要想發之於心,必須念得字字清楚。如果念得字字清楚,自然發之於心。怎麼樣才能還之於心呢?要聽得字字分明。你只要聽得字字分明,自然還之於心。歸納起來,不過念得清楚、聽得明白。
現在我們再加以簡擇,念得清楚、聽得明白,這裡邊只要聽得明白,自然念得清楚。你聽明白了,自然念清楚嘛!
現在我們經過簡擇,知道他的重點──只在聽得明白。……
再講到七天念佛了,大家每一支香靜聽佛號,靜坐的時候,心念心聽,聽得明白。……你這樣念佛,聽佛號,沒有妄想。心中沒有妄想,自然輕鬆,久久念,可得到輕安。縱然是初初下功夫用功,也可使自己的心寧靜。……
所以大家要記住,要聽佛號。聽佛號,是對治妄想。妄想不起,佛號真切,就得往生。」[9]
持名念佛的要領在於:不管是開口念,或者是默念,都一定要把所念的佛號,聽得字字清楚、句句明白──口念耳聽、心念心聽。聽清佛號,抓到訣竅,功效立竿見影。當下可使心寧靜,進而可得輕安,究竟可會入一心,親證實相、往生西方。
很多念佛許久的人會吐露這樣的心聲:我碰到事情的時候,知道要念佛,可是有時境界實在太強了,念佛是念佛還是會被外境拖著走!
仔細環顧,檢視這個問題,再比對師父的開示,我們不難發現:真正的毛病不是出在境界太強,而是出在這個人沒能把佛號念好,沒能聽清佛號、除滅妄想。師父在法門的修持上,畫龍點睛、當機指點,價值實在是太大了!
師父談事相時,不離開理體,務求理事圓融。唯有知道「妄想」究竟為何,行門的切入方更為踏實。他進一步告訴我們:
「究竟妄想是什麼東西?妄想就是虛妄的胡思亂想。既然是虛妄的胡思亂想,它沒有實在的體性。一個法如果有實在體性,可以消滅它,若無體性,是無此法,無此法,何必消滅呢?對妄想又立真實想,沒有妄想,說名真實想。既然妄想沒有,不對待妄想,怎麼立真實想呢?所以古德又進一步說『不除妄想不求真』。這樣才合乎中道義。什麼原因呢?起心動念除妄想,落生死一邊;求真實,落涅槃一邊。落生死涅槃兩邊,不合乎中道。
話說來容易,不除妄想不求真,這到底是什麼境界呢?你想一想,如果至誠懇切聽佛號,就是不除妄想不求真。那種境界,叫一心清淨,也名之為一心不亂。聽佛號,可以達到一心不亂,達到一心不亂,定得見佛往生。」[10]
妄想實在方可消滅,妄想不實不必滅。可見:聽清佛號,並非以佛號壓抑妄想,而是以佛號喚醒覺性。覺性不落邊見,假名中道,又名一心。師父這番釜底抽薪的指正,讓行人在念佛時,知正見明,可收四兩撥千斤之功。
(二)求願往生
念佛法門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它是二力法門,如何修,才能和這項特色若合一契呢?師父提醒到:
「如果不是至誠懇切、念佛名號、求生極樂,好比天上的雲,沒有根。希望大家記住。
什麼原因呢?其他法門是自力成就;念佛法門是自力佛力二力成就。如果只知道,高聲念佛、十口氣念佛、三三四念佛、聽佛號,那是自力。如果在這裡面,至誠懇切、求生極樂,是佛力、自力二力法門。」[11]
僅僅知道念佛,是自力;念佛,知道求生西方,是二力,是有根。二力法門,是彌陀淨土的專利。自力,猶如馬拉松賽跑,需獨自跑完全程;二力,好比接力賽,挾持著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凡夫可橫超三界、往生報土。師父的善巧提攜,讓念佛行人可一擊中的,費時少而收「利多」之功。
信、願、執持名號,是淨土法門的三資糧。至於,為什麼念佛需求願往生,師父在義理上也作了很充分的解說:
「淨土念佛法門怎麼個行法呢?它有三法──信願行。以信啟願,以願導行。信願行具足,即得往生。所以,淨土念佛法門不是空談理論的,信願行是念佛法門之行門,於其中,以往生大願為自主張。
各位念佛要發願求往生。如果不發願求往生,空修舌根。古德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念佛的功夫深,往生的品位高,功夫淺,往生的品位低。可是沒有信願的話,不得往生。雖然蒙佛加被,也種遠因,今生恐怕不能往生。
為什麼發願求往生才得往生呢?因為一切法唯心所造。於一真法界中,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眾生心穢,造穢業,則生穢土;眾生念佛,心淨,起淨業,則生淨土。雖然一真法界裏邊,沒有淨土、穢土,可是隨眾生現淨土、穢土。我們既然是起了穢心,造了穢業,墮入穢土,從今以後,就應該翻然悔改,起淨心,修淨業,求生淨土。所以信願行當中,以大願為自主張。
大家既然知道這個道理了,念佛名號的時候,就要發願求往生。發願求見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如果你不發願,不起信,好比無根的浮萍一樣,難得解脫。」[12]
法界無界,隨心迴轉。心造穢業,則生穢土;心起淨業,則生淨土。念佛,不發願求往生,是空修舌根;念佛,知道求願往生,就把阿彌陀佛的法界給造出來了!經師父這一關鍵性的指點,念佛學人便可順利地滑入七寶蓮池的保護區!
四、解行並重垂範人天
法門的弘揚,要有周延縝密的解理,方有助於學人克服瓶頸,突破盲點;而法門的實踐,則端賴明確具體的方法,才能讓行者事半功倍,日有增益。師父住持淨苑三十年,著書立說,不遺餘力;接引學子,無有間斷。尤其可貴的是:他老人家注重實修,以身驗法,為眾生留下了最立體的教化、最鮮活的典範。而臨終之際,口稱彌陀,安詳示寂,更回應了他在《池畔蓮鈔》中的叮嚀:「信願行正念不失,便是最好瑞相。」[13]師父的一生,平實、老實、踏實,為念佛法門做下最好的註腳。他的芳型,令人感戴;他的德澤,與彌陀同光。
[1] 《師父的話》,釋智諭法師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以下簡稱《師父的話》),p. 29。
[2] 《師父的話》p. 34。
[3] 《師父的話》p. 34。
[4] 《性緣問題之申論》,釋智諭法師撰,西蓮淨苑出版社,p. 17。
[5] 《蓮鄉集》,釋智諭法師撰,西蓮淨苑出版社,p. 9。
[6] 《佛七講話》第四集,釋智諭法師講述,西蓮淨苑出版社(以下簡稱《佛七講話》),p. 43。
[7] 《佛七講話》第四集,p. 13。
[8] 《佛七講話》第七集,p. 29。
[9] 《佛七講話》第五集,p. 32。
[10] 《佛七講話》第四集,p. 64。
[11] 《佛七講話》第四集,p. 35。
[12] 《佛七講話》第四集,p. 102。
[13] 《池畔蓮鈔》第一集,釋智諭法師撰,西蓮淨苑出版社,p. 102。